第122章
门坎是镶嵌在两侧的门柱里的,往上便是门,推门时受到门坎上被锁住的短链限制,扁方便堵在门后抵着无法开门。
司微没有叫门,只是唤了个做护卫打扮的侍卫过来,翻了自家的篱笆墙,进去将门后抵着门的扁方扭着劲竖过来,自门缝里挤出,这院门边也就大开了。
进了院门,灶棚底下的原该挂着的腊肉,缸里的粮食,并着灶头上的大锅都已消失不见,只有被放下的芦苇帘子,遮去了空中的灰尘……却也没遮住多少。
司微指尖在灶棚里放置东西的架子上拂过,印下了淡淡一层灰尘。
灰尘不多,但印在手上却也不容忽视。
这说明尤氏离开的时间不短,却也不算长。
司微捻过指尖沾染的尘土,目光自堂屋上挂着的锁上略过,没有再叫人砸门:
家里的粮食收拾得干净,落在灶上、架子上的灰尘也都极为均匀,院子里没有什么多余的残损、或是刀剑利器划过的痕迹,再加上门上的两把锁,说明尤氏在离开家时,有充分的时间来收拾东西,甚至这些东西都被尤氏一同打包带走了。
不管是不是自愿走的,至少她离开家的时候,至少没有人身安全上的胁迫。
可她……能去哪儿呢?
司微正出神间,秦峥却是换了一身低调却依旧能看出几分底蕴的衣裳从马车里下来,目光扫视过这一处小院,几不可见地皱了皱眉。
待瞧着了在灶棚下站着,一直没说话的司微时,眉头不由蹙得更紧:“这就是你自幼长大的地方?”
秦峥神色里透着些说不出的东西,但到底都压下了,复又开口问询:“你娘呢?”
司微抬头,带着几分茫然,轻声道:“……我也想知道,我娘呢?”
正说着,司家院门外忽然传来一声呼唤:“可是司家的小闺女回来了?”
这声音司微耳熟,算是这林湾村中,尤氏少数能说上几句话的人,但随着司微渐渐长大,尤氏却也和她渐渐话不投机。
司微回了头,便见着程嫂子头发包在头巾里,于头上发髻前打了个结,臂弯里挎着个篮子,被程三带着往司家小院这边走。
程嫂子是尤氏的叫法,司微见着人,还是得唤一声婶娘。
于是司微便道:“婶娘可知,我娘亲去了哪里?”
程嫂子教程三拉着凑近了这处小院,先是教这门口堵着的一溜车队唬了一跳,紧接着便又教换了一身男装的司微给惊着了,瞪大了眼睛不大敢认:
“你、你这,是……小微儿?”
司微微微点头,再次问询:“婶娘可知我娘亲……”
“……你是福女?”程嫂子却再次打断了司微的话,眼底面上,都是难以置信,她低声喃喃着,“你,你这……这事儿弄得,这叫个什么事儿呦!”
司微叹了口气,这就是他不大喜欢跟林湾村这些个上了些许年岁的妇女们打交道的原因。
为避免这般继续鸡对鸭讲的抓不住重点,司微不由加重了些许语气,索性将一早和秦峥对好的说辞一股脑给倒了出来:
“对,我是福女。当年北疆战乱,我娘与族人一路自嘉陵南下,于逃难途中与族人走散,辗转流落于此,嫁于我父……”
“如今北疆平定,我外祖一家寻来,不仅改了我这福女的身份,今日来便是接我娘亲回娘家的……婶娘可知我娘如今去了何处?”
程嫂子一拍大腿,面上表情肉眼可见的热络了起来:“我就说嘛,你娘也是,这么多年硬是把你这福女给瞒得死紧,但凡有那么点儿风声传出来……怎么会教人误会你进了那花街柳巷,卖身做了那腌臜的活计!”
程嫂子松了先前一直揪着程三的衣裳,过来搭着司微的手,说话里满满都是懊恼惋惜:
“当初也不知是谁传的,说是在县城最大的花楼子里见着了你的身影儿,后头更是说在清平湖的游船会上瞅见了你,再后来你这一直不归家,村儿里那些个人说什么的都有,更有那些个赖孙上门来跟你娘闹。”
“你也是,这么大个事儿,半点儿口风不给你娘透,一跑就是一俩月,这寡妇门前本来就是非多……你这做儿子的,又不见个踪影,你得是教你娘给担心死!”
“这不,弄得你娘在这村里也过不下去,一个多月前,便搬去了城里住,搬家的那天,来得人又是马,又是车……”
程嫂子啧啧两声,撇眼打量了眼这会儿司家小院外头堵着的车马,一时咋舌:“那排场,跟你今儿个这场面差不多——不仅是咱们村正,听闻当时就连里正跟衙门里的县丞,都陪着过来走了这么一趟,那场面风光的……”
“听说当初亲自来接人的,是咱们府城里出来的,知府家的公子……都道你是攀上了了不得的高枝儿,要接你娘去享福嘞!”
“哪里想着,你竟不知道这回事儿?”
司微眼尾抽了抽:攀上高枝儿这话说起来好像也没错,就是跟这些个三姑八婆们嘴里的那个“攀高枝儿”绝不是同一回事儿。
但这话说来,司微不仅没解惑,反倒还越听越迷糊,颇有些逻辑不通的地儿。
先不说尤氏的娘家到底怎么样,司微自秦峥那得来的消息是,嘉陵尤氏虽不算是个大族,但也绝不是破落的寒门……只不过当初韶关失陷,嘉陵城坡,嘉陵尤氏一族,几乎尽数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