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四娘重生日常 第123节

  连翘的眼神看了盛怀隽一眼,冲着姜宓摇了摇头。
  这是说盛怀隽不让放矮凳?姜宓看向盛怀隽。
  盛怀隽朝着她伸出手。
  听着耳边热闹的人潮,姜宓有些犹豫。
  方才她牵了盛怀隽的手,但那是在太傅府中,没有外人在。今日天气暖和,湖边有不少人在郊游,在放纸鸢。他们再这般亲昵就不太好了,定会传出去一些闲话。
  盛怀隽却像是没看出来姜宓的犹豫,依旧站在原地,含笑看着她。
  姜宓看着盛怀隽,没有任何动作。
  盛怀隽虽然平日里瞧着不怎么说话,斯文守礼,但他毕竟是个武将,做事干脆利索。所以他没有等太久。见姜宓迟迟不肯握住他的手,他直接上前半步,将姜宓抱了下来。
  周围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姜宓更是震惊不已。看着周围人的目光,她瞪了盛怀隽一眼。
  “你在做什么?快放我下来。”
  盛怀隽:“方才夫人迟迟不动不就是等着我来抱你吗?”
  面对盛怀隽的话,姜宓有些无语。
  “我何时说过这样的话?”
  盛怀隽将姜宓放了下来。
  “哦,原来是这样,看来是我会错了意,下次夫人可要跟我说清楚了。”
  姜宓:……
  所以,怪她?
  这时,盛怀隽再次朝着姜宓伸出来手。
  姜宓看着盛怀隽的手,想到方才他抱她的行为,想也不想将手放在了他的手中。
  盛怀隽顿时就笑了,牵着姜宓的手,在众人的注视下朝着湖边的船走去。
  第092章 闲话
  待二人上了船, 船便朝着湖中心行去。
  全鱼宴是在船上做的,一共十道。吹着凉爽的湖风,品尝着好吃的饭菜, 姜宓感觉心情开阔了许多。因为太傅府而产生的难过情绪渐渐没了,脸上也有了些笑容。
  盛怀隽见姜宓心情不错, 终于放心了。
  两个人吃完饭没有回去, 而是留在了船上,等到傍晚时才离开,马车到侯府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得知众人去了福寿堂, 两人没有回春和院, 直接去了福寿堂。
  姜宓尚未进入屋内就听到了郭氏爽朗的笑声。
  这笑声听得刺耳极了。
  她深深地呼出来一口气, 打起精神来。
  盛怀隽察觉到姜宓的小动作,诧异地看了她一眼。
  姜宓看向盛怀隽,目光坚定:“走吧。”
  盛怀隽压下心底的疑惑,道:“好。”
  姜宓和盛怀隽一进屋众人的目光便看了过来, 二人尚未来得及跟长辈们行礼, 郭氏就快步朝着姜宓走了过来, 热情地握住姜宓的手, 笑着说:“你就是怀隽的媳妇儿吧?长得可真好看!怀隽有福了。”
  姜宓浑身一颤, 忍住心头的恶心,抽了抽自己的手。
  郭氏却用了些力气, 没让姜宓抽回来。
  盛怀隽察觉到这一点,他瞥了一眼郭氏, 沉声道:“二婶儿,您回来了。”
  郭氏脸上的笑容一滞, 动作也变得僵硬。
  姜宓趁机将手抽了回来,往后退了半步。
  郭氏笑着说:“回来了, 你也是二婶儿看着长大的,可惜你成亲这么大的事情都没能参加,多少让人笑话咱们侯府。”
  盛怀隽:“二婶儿是为了孝道回去的,想必京城中的人无人敢笑话您。即便您再多住些日子也无人敢说什么。”
  郭氏神色微微一变,眼里有一丝恨意。
  姜宓看了看盛怀隽,又看了看郭氏,以她对这二人的了解,她猜郭氏离开侯府一事或许和盛怀隽有关。
  这时,冯老夫人开口了。
  “好了,都是一家人,说什么呢,都坐吧。”
  等二人落了座,郭氏突然开口了。
  “怀隽,我听说你带着侄媳妇儿去了湖边?我若没记错的话今日应该是侄媳妇儿回门的日子吧?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冯老夫人诧异地看向郭氏:“去湖边?”
  郭氏:“可不是么。母亲,您竟然不知道吗?此事传得沸沸扬扬的,想必整个京城都知道了。”
  冯老夫人的目光落在了盛怀隽和姜宓身上。
  “怀隽,你们没在姜家吃饭?”
  盛怀隽:“回祖母的话,没有。”
  冯老夫人皱眉。
  郭氏看向温夫人:“大嫂,怀隽可真是不懂事啊。侄媳妇儿刚刚嫁到咱们府上,定然是想家的。怀隽竟然这般轻视太傅府,这传出去旁人定要笑话咱们府不懂规矩,说咱们慢待侄媳妇儿。往大了说,旁人会觉得怀隽对皇上赐的这门亲事不满。”
  姜宓越发看不懂郭氏的意图了。
  前世郭氏一直对她冷嘲热讽的,对盛怀隽客客气气的,今生怎么突然调换了一下。
  盛怀隽到底做了什么事,怎么惹得老夫人和郭氏都这般厌恶他。
  温夫人虽然讨厌郭氏,但儿子今日的做派的确很不合常理。他明明很重视儿媳,怎么会做出来这样的事情。
  盛怀旭眼珠子一转,道:“二婶儿的消息有误吧。我哥亲自抱着嫂子下马车,又和她在湖上泛舟,外头都在说我哥和我嫂子恩爱呢,哪有说他轻视我嫂子的?”
  温夫人顿时就放心了。
  平北侯轻咳一声,道:“怀隽,以后注意些,别这么没规矩。”
  姜宓觉得此事说到底是她的问题,盛怀隽也是不想她在姜家受委屈才带着她离开的。她站起身来,想要解释什么。
  就在这时,盛怀隽也站起身来,在姜宓开口前说道:“父亲说得对,儿子谨记父亲教诲。”
  姜宓还想再说什么,盛怀隽看了她一眼。
  平北侯:“行了,坐下吧。”
  盛怀隽:“夫人,坐吧。”
  姜宓只好将心底的想法暂时压了下去。
  郭氏来了后,整个平北侯府就跟前世一样“热闹”了。前几日老夫人脸上几乎没什么笑意,郭氏一来她脸上的笑就没怎么落下去过。饭桌上,除了郭氏的声音再也听不到别人的。
  这顿饭姜宓吃得五味杂陈。
  盛怀隽身居要职,婚假没几日,第二日他便去了营中。
  盛怀隽在时姜宓没觉得有什么,待他一走,她顿时觉得不太习惯。
  她刚想找些事情做,就听到院子里来人了。
  看着来人,姜宓的心顿时提了起来,脸上挤出来一丝笑容。
  “见过二婶儿。”
  郭氏上前道:“侄媳妇儿,客气什么,都是一家人,别行这么大的礼。”
  前世姜宓没跟她行大礼,她可是在老夫人面前阴阳她不懂规矩。
  为了避免郭氏找茬,姜宓将这个礼行完了才站起身来。
  姜宓让人上茶。
  郭氏轻抿一口茶水,轻叹一声。
  姜宓看了她一眼,心想:来了。
  郭氏:“哎,侄媳妇儿大婚我本应该在的,可惜啊……”
  姜宓:“二婶儿娘家有事,我都理解的。”
  郭氏:“侄媳妇儿可真通情达理。虽说我娘家有事,但一两个时辰还是能抽出来的。”
  说着,郭氏故意顿了顿,再次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
  姜宓佯装听不懂,没有接这个话茬。
  郭氏又道:“我想来的,是大嫂没让我过来。她说我娘家的事要紧,这边不打紧的。”
  果然,郭氏说不了两句话就开始挑拨离间。
  姜宓垂了垂眸,佯装没听懂她的意思,道:“母亲说得对,孝道大于天。”
  郭氏盯着姜宓看了片刻,见她似乎没听懂她的话,心里有些失望。
  “怀隽成亲怎么能不重要呢?他是侯府世子,将来爵位要落在他的头上。不仅我要在,整个盛家的人,以及盛家的亲戚都得在,这才显得出来对这门亲事的重要。”
  郭氏想,她已经将话说的这么直白了,姜宓应该听懂了吧?
  姜宓仍旧装作没听懂,笑了笑,道:“二婶儿有这份心就好了。我想夫君不会怪罪您的。”
  郭氏有些不悦,觉得自己在对牛弹琴,她又将话说得深了些。
  “你是不知道,你祖母的娘家,冯家人这次差点都没来,是怀隽不让他们来的。幸而冯家人觉得这样做于理不合,这才来了。”
  姜宓越发不懂郭氏了。她不仅如前世一般挑拨她和温夫人之间的关系,竟然还挑拨她和盛怀隽之间的关系。她的目的何在?
  姜宓端了茶,轻抿一口,道:“可我怎么听说冯家人本不想来,是夫君要求他们来的。”
  郭氏神情一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