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大哥大嫂回来了。”同样坐不住慌了手脚的老四媳妇张婉桃站院门口,远远的见着一个牛车,车上有两个熟悉的身影,她赶紧回头对二嫂说。
  “婉桃你再帮我看看,没漏什么吧?”朱凤喜扯着四妯娌的衣袖:“你再看看。”说着话,牛车进了院,不待大嫂开口,她先说:“大嫂我喊月莲帮着你们收拾了个包裹,东西应该是齐全的,现在走?还是进屋喝口水?”
  顾元初往堂厅看了眼:“吴大夫走了吗?”
  “没呢。”朱凤喜隐隐觉的,吴大夫不能走,可能还会需要用上他,就苦留了一番,硬要张罗个午饭。
  “正好,我去问问吴大夫愿不愿随着去趟沈家,娘的病情也很凶险,好几回差点……都是吴大夫及时吊住了一口气。”娘就这么一个亲人了,顾元初想着无论如何也得把吴大夫带到沈家去。
  进了堂厅的顾元初对着吴大夫说了心中所想,言语恳切。
  顾家二儿媳很是苦说不让他回去,吴大夫就略有猜测,顾家长子一开口,态度谦恭,他也没怎么拒绝,只说了一个要求:“宜和早几年我去过一回,路很不好,牛车不行,到了沈家一把老骨头都得颠散了架,你家有两头驴,咱们骑驴去。”
  朱凤喜听着吴大夫的话立即出了屋去屋后牵驴,刘娇杏瞪圆了眼睛,问了句:“那我呢?我不去了?”
  “等信,我和吴大夫先去,老六媳妇也在,有我帮着看着点,娘你不用担心。”顾元初略略的安抚了媳妇一句,看向吴大夫躬身作请,吴大夫走前他走后,两人出了屋。
  院里,朱凤喜张婉桃手里各牵了头驴。
  “幸好今早喂的饱,要不然,这驴得闹脾气了,让大哥骑这头驴,二嫂你手里的驴给吴大夫骑。”张婉桃细声细气的提醒,见大哥过来后,她又说:“我装了小布兜的玉米粒,若是驴半道不走,可以拿玉米粒吊着,这驴打不得越打越倔。”要说不听话吧,磨面拉车干活时又很卖力,就是偶尔使小性子,得哄一哄。
  娘十几年没有出过远门,刘娇杏担心的不行,追到了院门口:“近来早晚寒凉,娘身上火气还算旺,都说老小孩不能全由着她,娘膝盖年轻时落了病根,天冷就容易酸胀,记得多给她揉揉,手心搓热了,五禽戏也不能断。”这话好像不太妥,又说:“在屋里悄悄的练,千万不能断,娘练了这么些日子是越来越好……”
  “知道了,你说我都记得,回去吧。”顾元初软着嗓门哄了句:“我会照顾好娘,放心。”
  朱凤喜扶着大嫂的胳膊:“大哥你还不放心呢?要说孝顺家里他可是头一份儿。”
  “舅舅病的这么重……”刘娇杏叹了口气,二妯娌也不是别人,就说了心里话:“娘病刚好,我就担心,娘受不住。你大哥是孝顺,可他是儿子啊,有时候还是会不太方便。”说着,又觉的这话委实丧气,吸了下鼻子:“算了,真有什么事,沈家会捎信来,老六媳妇眼下看着也改变了不少,这个中秋啊,还不知道要怎么过呢。”
  朱凤喜没说话,心里堵的慌,不知道说什么好。
  妯娌俩就这么慢慢的进了院。
  顾月莲和何花合力取着车套,顾金秋在旁边搭把手,取下车套后顾秀秀牵着牛往屋后去,剩下的三人抬着车套往磨房走。
  朱凤喜和刘娇杏看着,妯娌俩相视一笑,沉重的情绪略有宽慰,家里的孩子长大了,眼里有活都不需要大人安排。
  第67章
  熬个药,秦二春往屋门口跑了好几趟,一只手都数不过来。好不容易药熬好了,自小灶上取下药罐小心翼翼的搁墙角,陶壶搁小灶上放着,灶里还有点余火别浪费了用来温水正好。她放下抹布连围裙都顾不得取,又急急忙忙的往屋前跑,只看见郁郁葱葱的竹林,她呆不住心烦意乱,想了下,朝着竹林去,过了竹林不远处有条河,河上有座桥,她就站在竹林旁等着。
  怎么还不见回来!都说了不要去,喊村里顺道的给捎个信,非不听,一定要去,若是在顾家或是路上出了什么事,可怎么办好!
  秦二春在竹林旁站了片刻,秀眉深蹙眼里堆满了愁绪,一妇人匆匆寻来:“娘,河边风大,你身子不利索可经不得这风吹,我来等爹,你回屋歇会,远远的看到了爹,我就跑着回家告诉你。”
  她是沈宝方的媳妇尤梅,家里的猪闹腾的厉害,丈夫不家只得她挑了担子割猪草,两只猪特别能吃,割了猪草剁猪草好不容易喂饱两只猪,总算不闹腾了,得了安静她擦着汗往灶间去,见着搁墙角的药罐就晓得娘定是又跑外头等爹。爹病着,一日日喝药不见好,若是娘也病倒了,她便是铁打的身子骨也撑不住家里一堆事。
  “我是怕你爹在路上出什么事……”秦二春说着话低头捂住嘴,呜咽呜咽的哭了起来:“让他不要去,他不听,一定要去,这么些年他就只念着一个妹妹,什么都没他妹妹重要,大夫说了他不能吹风,还往外跑,他这是不拿自个当活人也不晓得想想我,想想这个家,他没了,这个家怎么办!心怎么这么狠啊他,为了看一眼妹妹连自个都不顾了,大夫说他还能撑些日子的,好歹能过个中秋……现在呜呜呜呜能不能活着回来都两说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