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林见贺立刻道:“那还不容易,想办法让这两人成婚不就好了,他俩说起来订婚都快四年了吧,寿康公主都已经十七了,如今成婚可不算早了。您该和皇上说说的,如今林见顾和寿康一有时间就在一起,这和成婚也没甚区别。万一小儿女不着调办下什么糊涂时,到时候虽然没人会说皇家的不是但也没那么光彩不是。”
  恪郡王摇头,“这两人成婚说到底得我那皇叔点头,我那皇叔爱女如狂,为了寿康的地位,家里连个通房都没有,怎么可能愿意女儿嫁人。当年皇叔要求寿康至少十八岁才成婚,依我看,这婚期只会延后不会提前。”
  林杰终于插上了话,“您不知道当父亲的心思,就是因为疼爱女儿,才更担心女儿婚事有什么变故。您也拿这事和襄王敲敲边鼓,反正寿康公主就在襄王府隔壁,让襄王想明白不难。”
  第76章
  恪郡王最终还是没有选择林老大父子的计划,虽然恪郡王从没寄希望把襄亲王手里的力量夺到自己身边,但和襄亲王结成死仇这也不符合他的利益。
  别看他几年前还打算把楚佳璇当筹码与女真联盟,好似不惧怕和襄王府撕破脸。但实际上这事办成了不管襄亲王再憋屈,恪郡王手里也拿住了楚佳璇这个软肋。
  别管襄亲王再不情愿,为了他独女的性命襄亲王都得投鼠忌器,至少不敢像现在一样支持太子。这是成了,他就赢麻了。
  但恪郡王若是撺掇楚佳璇和林见顾提前成婚,再和女真合谋把这两人一波带走。那只会让襄亲王和他的旧部与恪郡王彻底不死不休,恪郡王疯了才会干这种稳输不赚的生意。
  可是放任恪郡王继续拉拢林阁老确实也是个威胁,恪郡王眼珠一转,决定打个对折,让林见顾当个临时的钦差之类的去边境慰问,足够把人支出去几个月了,到时真的没了死的也只是个未来女婿又不是独女,襄王也不会太过愤怒。
  至于怎么把林见顾支出去,这还不容易,还是那个言论,未婚夫妻感情好是好事,但小儿女整天腻在一起,着实有些容易招人非议。
  虽然皇家公主无所谓这事,但到底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正好襄亲王不愿意把女儿嫁早了,这段时间看未来女婿不顺眼,距离产生美啊!
  恪郡王当然没亲自在皇上或是襄亲王耳边吹风,但这种言论还是很快的被一个和襄亲王感情不错的皇家长辈提了出来。
  襄亲王看着眼前的人,神色丝毫不变。
  “也好,想娶我的掌上明珠,不得些功劳在身上也配不上我的女儿,皇叔说的有道理。”
  等人走后,被人转述了全程的楚佳璇捧着食盒来到了书房。一边让父亲吃些点心一边道:“没想连这位皇叔父都坐不住啦,看来宗室礼反对皇祖父的人比想象的多啊。”
  襄亲王摇头,“皇叔这一脉不显,这些年能在京都中有些影响力,靠的就是他家女儿贤良淑德在京中很受欢迎。”
  毕竟迎娶宗室女子对于许多不想押注的大户人家是个很好的选择,虽然亲家多半没法和自己强强联合,但到底既体面又实惠。
  “皇叔父如今有六七个女儿孙女等着出嫁,正盼着靠这些女儿再给家里多结几门不错的亲事,自然不愿意皇家女的名声受诟病。”
  虽然吧大梁的皇家女名声就没好听过,但这一代的三个公主确实还算老实,至于皇上的侄女们,前代夺嫡太狠,弄得这一代宗女有那个资格任性的只有安王府的和颐和楚佳璇。
  而和颐虽然娇纵任性但却是没太过火,所以这十几年楚家女的名声居然还可以,所以这个打算靠结姻亲稳定地位的长辈听到不对过来敲边鼓也是正常的,不一定是这个皇叔和皇上政治立场不一致。
  楚佳璇道:“总归顺着这条线又能挖出一些人出来,林阁老的这场病没有白生。”
  襄亲王想到林源那个老狐狸,冷哼一声,这才开始逗弄自己女儿,“你的见顾哥哥马上要去前线了,怎么样,是不是后悔挑了这么个爱冒险的,后悔了咱们立刻换。”
  楚佳璇嘟了嘟嘴,“阿父你可别逗我了,见顾哥哥这次要是没胆子过去,你怕是才要后悔吧。”
  襄亲王当年可是十三岁便进入军营,十六岁就在打下了战神名号的战争英雄,林见顾的武艺是襄亲王一手教导起来的。
  这两年襄亲王又倾尽全部的教导林见顾兵法和战术素养,甚至还有意无意的给林见顾引见了原本的旧部。
  可以说林见顾不光是襄亲王看着长大的未来女婿,更是襄亲王付出了极大心血的弟子。林见顾若是因为儿女私情选择安心当文官,襄亲王虽然也不会说什么,但对林见顾的整体印象绝对会极速降低。
  至于什么为了女儿的未来安稳,不该让女儿嫁给一个会上战场的人。襄亲王表示横死的人每天都有,可不比战场上死去的少什么,他宁愿自己的女儿未来有可能经历生离死别也不愿意女儿嫁给一个懦夫。
  毕竟人走茶凉,等他一死女儿又没个兄弟,要是丈夫再是个怂货这日子还怎么过。
  于是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吏部侍郎林见顾被封为钦差慰劳边关战士,而刚好这时候寿康公主所建立的织纺这一年制作出了许多的厚棉衣和羊绒衣物,为了响应皇上的号召,寿康公主决定捐献出了这批过冬衣物和一年的食邑,以此表达对边疆战士的关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