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但这说到底也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你能说他们有些凉薄有些势利眼,但你不能说他们是恶人。
  到了这辈子也一样,郑家在襄亲王还是曲九时哪怕态度倨傲些也没舞到父女俩身边,在楚佳璇身份曝光后对于楚佳璇和曲妙玲母子虽然有些前倨后恭,郑清徐更是对弟弟多了些小嫉妒,但也在没做什么。
  郑家没有利用曲妙玲去获得更多的好处,郑老爷哪怕知道陆均棠从前得罪过楚佳璇,也没有为了讨好楚佳璇对陆均棠做什么。
  可是如今得知自己女儿/妹妹不得不委身为妾,郑家好不容易兴盛起来的火苗眼看着就要被彻底浇灭都是陆均棠搞得鬼,还被寿康公主亲自送信来问责,这事情可就不一样了。
  以前不计较,那是自己没受到什么损失,如今损失这么大,哪里还容得下她!
  年轻的郑清徐念着自己的三个孩子多少有些迟疑,毕竟妹妹虽亲,但是儿女却更重要。
  而且郑清徐在质问陆均棠时,陆均棠梨花带雨的说着自己的不得已,说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说着她为自己的谋划,郑清徐迟疑了。
  郑娟娟嫁人为妾的事情已经无可更改了,为此再舍弃妻子,让三个孩子蒙羞真的好吗?
  郑清徐当然不认为陆均棠不需要被惩罚,但他并不想休妻,只想着妻子关进小佛堂或者庄子里,既向寿康公主表示了态度,也不至于影响三个孩子的未来。
  但是郑老爷却更加理智,也更加的利益至上。在书中郑老爷可以因为伯府千金杨如意说郑清衍轻薄她,而赶走不到十岁的小儿子,如今自然也会为了让公主消气而选择牺牲三个孙儿的母亲甚至那三个孙儿。
  很快,郑家就传出郑家长媳因不事舅姑、多舌、善妒而被休,同时为了让郑家和恪郡王府这个大火坑彻底断开联系,郑家毫不留情的把陆均棠做的事半遮半掩的传了出去。
  于是大家都知道郑家是被家中的儿媳妇給算计了,郑家的小姐还有郑家那都是无辜的,根本不想掺和进争权夺利中去。
  之后郑家特意备了厚礼向襄亲王府请罪,然后又去求娶了潞城侯夫人守寡回家的表小姐杨氏,也就是家里那位方大小姐的表姐。
  这位小姐也属实倒霉,大着肚子和夫君外出时遇到了惊马,夫君当场身亡,她也差点一尸两命。
  后来虽然命救了回来以后也不能生了,前夫家觉得她克夫克子,把她赶回了娘家,日子过得颇为不顺。
  如今郑清徐求娶她为正妻,后院里又只有一个方氏,意思其实就是在和潞城侯府表态。
  方氏已经成了郑家的妾,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违背礼法将其扶正,但以后郑家的孩子会都出自方氏的肚子,记在杨氏的名下,以后潞城侯便是他有实无名的正经岳家。
  潞城侯府自然收下了这个示好,然后动用手里的力量,帮郑清徐外放成了粮道,迅速离开京城,算是彻底从如今的风言风语和即将到来的风波中脱身了。
  第62章
  在这一切发生时,没有人理会陆均棠,她的温柔与眼泪再也不能挽回丈夫的心,她的种种谋划也再也蛊惑不了任何人。
  她成了弃子,而她曾经厌恶后来鄙夷的女人即将会和她的夫君同床共寝,生儿育女,她的三个孩子会因为她而失去原本的地位。
  陆均棠彻底的傻了,她不明白夫君为何会做出如此不智之事。
  是的,不智,这就是陆均棠对于郑家决定的评价。在她心中郑娟娟已经成了小妾,郑家如今已经有了左右逢源的几乎。她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郑家,哪怕郑家人不愿意,但既然木已成舟,干嘛还要把一切掀开。
  至于楚佳璇送来的证据,陆均棠虽然震惊愤恨但并不恐惧,她打从心底里不觉得懦弱的楚佳璇会对她怎么样。
  没错,在陆均棠的眼中,楚佳璇的放纵是一种懦弱。要知道她最开始可是县令家里在县城眼高于顶的千金,对着下人和平民随意处置的大小姐。
  楚佳璇这种恪守心中律法,待人宽和的行为在她眼中就是软弱,就是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
  可这不过是她以为,楚佳璇从小在乡野长大,回到京都后却迅速的在京中站稳脚跟,靠的不会仅仅是她那宠爱女儿的父亲,也不单单是她在格物上的能力。
  这种人心中自有她的底线与坚持,平时他们或许会很宽和有礼,但一旦他们生气了,那就代表他们绝不会手软。而公主派人送来的证据,就是公主生气的证明。
  可她不明白的事,已经站在朝堂上的郑清徐明白,有了几十年经历的郑老爷也明白。
  只能说有些亏还是得早点吃才行,在书中陆均棠先是和继婆婆斗,和便宜小姑,小叔子斗。后来又和各色的情敌,帮着丈夫和政敌斗。
  在这些争斗中,陆均棠没少吃亏,而这一次次的教训恰好让陆均棠彻底蜕变成了书中那个面面俱到,人人称赞的郑家贤内助,让郑清徐晚年和儿孙学生们说起自己一生时,说出人生最得意之事便是娶她为妻。
  但是这辈子因为楚佳璇的蝴蝶效应,陆均棠虽然刚伸爪子就被狠狠的砍了,但之后却再没受过什么挫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