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这样的人哪怕年纪小被保护的太好,也绝对干不出这样阴差阳错的事,哪怕真的阴差阳错查到了本不想查的人,我也不会一开始就不留余地的请来白蕊姑姑和房统领,让直接让这两人在无翻身可能。”
  “而且你想想,我如今正是年少轻狂的年纪,从小又算是养尊处优,怎么可能一来就甘愿被两个年纪比我大的下官给架空。”
  “我若是一直不出手,他们或是觉得我只是花架子,或是认为我心机深沉,永远不会彻底放下我。”
  “但我如此操作后,他们便该知道我释放的诚意。我有野心,所以还没到任就打算把钱塘弄成我的一言堂。我有分寸,所以不愿意与人结怨。我手段不足,所以行事诸多错漏。”
  “但说到底,我不过是一个想在官场上和光同尘的官场新人,我是可以被拉拢的。”
  第54章
  之后果然如林见顾所言,钱塘的探子少了不少,而不久后钱塘的新同知与通判过来了,新同知正是郑斐,而新通判却是出身锦乡侯府的唐铭。
  江南士族非常满意,因为这个人选是他们在后面推动选中的,皇上没有驳斥,说明皇上对江南仍旧是宽容的,说明江南士族的权利仍旧极大。
  而皇上更加满意,因着唐铭是皇上极为信任的心腹,如今唐铭顺利的到钱塘和孙女婿合作了,说明一切进展顺利。
  其实在江南皇上虽然没少塞人,但里面真的称得上是皇上心腹的其实真心不多,毕竟皇上可要管理整个大梁,把心腹都塞进江南了,其他地方就都没猫腻,都不用管吗?
  而且能当皇上心腹的,那能力必然是不差的,把这样的人才放到一个地方,十几二十年不动,那真是再忠心的臣子心里也得有想法啊。
  更何况人心易变,谁能保证原本的心腹被糖衣炮弹蛊惑后不会叛变。
  所以被送到江南这里的多半都是没有门路却有野心有一定手腕的寒门子第,和江南士族本就有一定龌龊的最佳。
  皇上送这些人过来时会给足够的暗示,暗示他们其对江南豪强的不喜,皇上不需要他们做多少工作,只要当好钉子占住位置,有朝一日若是江南大变他们足够稳定江南局势就行。
  平时如何做只凭他们的本心,若是坚守本心不与人同流合污,那等未来定然会受到重用。
  若是被腐化,过段时间或是调走或是等尘埃落定后一起治罪也就是了。
  皇上这些年真正在江南布置的其实是以商贾为外衣的暗探,是军队中不起眼的小将,让这些人小心收集着证据,慢慢发展成网络,最后一击必中。
  整个江南官场真正称得上是皇上心腹的,其实只有那“老而昏聩”的刺史,与“万事不管”的监察使而已。
  但是唐铭不同,他乃是皇上真正的心腹,是皇上培养了十几年打算整治江南的一把利刃。
  至于唐铭为何会得到皇上如此看重培养,江南士族又为何把他当做自己人动用关系扶他上位,这需要从唐铭的出身说起。
  唐明其实是锦乡侯的长房嫡长孙,本该是板上钉钉的锦乡侯府继承人。
  而锦乡侯唐家出身江南士族,与江南各大族联姻有亲,虽然锦乡侯府三代前便搬入了京都,但唐家在江南的族人和势力却半分不弱,锦乡侯府也一直与江南士族世代联姻联络有亲,所以唐铭是江南世家眼中绝对的自己人。
  而唐铭这个嫡长孙之所以背弃家族,还是因为家族斗争,唐铭的父亲平庸宽和,在锦乡侯眼中是不及次子聪慧能干的,再加上长子可以继承爵位和大半家产,次子却只能拿一点财产自己奋斗,所以锦乡侯一直较为偏爱次子。
  而这样的偏爱让锦乡侯次子生出了野望,这人也是个豺狼心性,居然下手害死了亲兄长。
  锦乡侯得知真相后帮忙次子扫了尾默认了一切的发生,还下手弄死了察觉不对打算寻找真相的大儿媳,让她“自愿”殉情了。
  而因为那时唐铭还不到五岁,在锦乡侯的强硬要求下,新任世子便没有斩草除根,而是选择了捧杀唐铭,而锦乡侯默许了一切,只是处于愧疚选择把财产多留给这个孙子一些。
  可锦乡侯府不知道的是唐铭生来聪慧,很小就开始记事了,而锦乡侯用白绫绞死唐大奶奶时,小唐铭正在屋里躲猫猫,在柜子里看到了这一切。
  所以他知道母亲是被爷爷杀死的,而母亲被杀死是因为发现二叔害死了父亲。
  从那一刻起唐铭便与整个唐家成了死敌,如果说那个林进士不过是受到了嫡母磋磨,和家族有些离心的话,唐铭是真的恨不得整个唐家灰飞烟灭去给父母陪葬。
  但是唐铭知道自己还很弱小,所以表面就随着二叔的心意慢慢的长歪,背地里却在母亲留下的人看不下习文学武,然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唐铭的异常被皇上的人发现了,唐铭便开始被皇上暗中培养起来。
  在皇上的帮忙下,唐铭如愿的长成了唐家人眼中不成器的废物纨绔,被二叔帮忙蒙荫了个五品侍卫的缺,又定了二婶家的侄女做妻子,算是彻底成了二房的应声虫。
  而对外唐铭表现得虽然文武不行,但却很善于和人交往打理庶务,而且很是推崇祖父与叔父,倒也不是无可就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