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要不就是人微言轻,毫无存在感,相较起来,自然显示出皇后的珍贵。
  也是这几年相互扶持的岁月让皇上和皇后之间的感情升华了,为了皇后,皇上再也不纳妾也再不进后宫。
  不过虽然皇上对皇后动了真心,但对后宫里的那些女人,皇上也给了她们足够的尊容。
  于是后宫就成了这个样子,六皇子也就成了年纪最小的皇嗣。
  楚佳璇吧嗒吧嗒嘴,该说皇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吗?还是皇上比较有良心?总归这样的发展是楚佳璇喜欢的。
  在这次家宴后,整个京都乃至在外的官员们都知道皇家多了一个寿康公主。
  只不过大家刚开始都只是在观望,毕竟这位新公主身后毫无母族势力,尊贵与否全看襄亲王与皇室的态度。
  就,万一对一个空架子公主表错情,那多浪费呀。
  不过很快大家就知道了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这位寿康公主了,皇家很快就以襄亲王与寿康公主回归的名义举办了盛大的宴会。
  宴会中楚佳璇直接坐在了皇后身边,皇上与太子在席间对楚佳璇频频照料,公主皇子们对于这位公主也是极为亲切,处处体现了这位寿康公主在皇家的地位。
  那这妥妥的就是一个新出炉的香饽饽啊!
  事实上在上流社会混的人绝大多数都很现实。
  就比如说两晋南北朝时期皇室与世家大族内发生了多少掉节操的事,但这影响人家的地位了吗?
  并没有,就比如说荥阳郑氏出现的一位狠人郑大车,做过的事哪怕到了后世也没几个人接受的了,但人家仍旧是五姓七望,还没造反的唐国公李渊还得低头求娶人家的女儿做嫡长媳。
  不知道实情的庶民对这些家族追捧也就罢了,对这些家族底细知道的一清二楚的人家也对他们推崇备至,为的还不就是利益。
  所以在皇家展现出对楚佳璇的重视后,楚佳璇立刻就成了大家追捧的焦点。
  尤其在皇上的皇子公主都定下婚姻的情况下,楚佳璇就越发受到重视,大梁朝可从不禁止驸马参政,谁都希望家里能得到这个金凤凰。
  尤其在几年间楚佳璇连续立功,食邑一增再增,被皇上加封为安国寿康公主,食邑万户后,大家看楚佳璇的眼光就更火热了,这就是个金娃娃啊!
  而这两年楚佳璇都立了什么功呢?
  首先当然是楚佳璇的本家,农业了!
  楚佳璇熟悉完京城后就将这些年培育出的良种,科学的种植方法以及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手册交给了皇上。
  皇上当时倒没真的信任楚佳璇能做到她说的程度,但是自家侄女第一次严肃的表示要干实事,皇上自然不能泼冷水,本着支持楚佳璇志向的想法划出了两个皇庄让楚佳璇试种。
  然后等收获时看到产量提高了近三成的庄稼,皇上激动了,大笔一挥,将楚佳璇的经验手册印刷下发,又按照各地情况分发良种。
  当然了楚佳璇提前告诉了皇上,我华夏地缘辽阔,各地气候不同,种植经验不可一味照搬。
  对于这一点,皇上心里也有数,所以往下分发的经验书中主要都是病虫害的防治和种植中的一些普遍性的经验。
  之后楚佳璇就开始对穿越三宝水泥、香皂和玻璃出手了。
  但是最后玻璃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石英砂,如今也暂时没办法提高冶炼炉的温度以失败告终。
  香皂倒是轻松做了出来,可是这个年代粮食产量不高,油脂这东西普通百姓人家自己摄入量都不足,把大量的油脂拿去做肥皂,楚佳璇还干不出这么缺德的事。
  虽然吧,肥皂的推广有利于百姓卫生健康,但是百姓脏了完全可以用清水洗涤,但百姓饥饿总不能靠凉水饱腹。
  所以楚佳璇思索再三,把这东西定为了一种高端奢侈品,专挣权贵的钱。
  反正她暂时是不打算提高产能的。
  倒是水泥,在做出来后起了大用。
  当然了,并不是铺路,马路马路,这个时候交通工具可都是牛马,这些家伙要是常年踩在硬路上行驶会损害它们膝盖等部位,损伤这些牲口的使用寿命的。
  马匹在此时可是战略物资,楚佳璇可不敢乱来。
  但是用在堤坝、房屋、城墙等建设上,那就很是合适了。
  便宜、快速还结实。
  而且楚佳璇还发现了水泥在这个时代中的好用处,用来建造晒盐场。
  在前世楚佳璇看过的小说里主角提出海水晒盐法总会得到一片惊叹,但实际上在炎帝时代时就有海水制盐的记载。
  毕竟海水是咸的,古人自然能猜出海水里有盐。而且古人也不是傻子,自然也知道比起制卤煎煮当然是直接晾晒省事。
  但是无奈,条件实在不允许。
  小盐户选择煮盐虽然又费柴又费锅,但是速度快啊。要是全靠晒,那小盐户非得饿死不可。
  而若是朝廷组织大批量晒盐,那用什么盛放这样大批量的海水,上哪里找那么合适的天然晒盐场,而想人工建造拿什么做底,真当海水不会下渗啊!
  但是如今有了水泥就不一样了,在海边找一处合适的地点,制几个盐池,按照梯度制卤纯化,就能大批量的制作出纯度不错的海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