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旁边的张姨娘幸灾乐祸道:“太太你也别罚这丫头了,说到底这丫头也就是嘴碎了一些,可她说的那在她眼里那也是实话不是。”
  意思就是你干出了拿郑家的钱补贴前夫家的事情,还不许让人说了不成?
  家中两个姨娘,张姨娘与柳姨娘,两人都是附近村上的农女出身,后来被家里卖进了郑家当了丫头。
  先太太在生下郑家二郎郑清衡后,身体就不太好了。郑老太太估计是想拿捏儿媳,就以先太太身体不好照管不好为由郑老爷让郑老爷纳妾。
  按照大梁律法规定,没有功名又未受到过国家恩赏的,那一律是没有资格纳妾的。
  你问生不下儿子怎么办,没问题,你可以过继可以收养啊!
  非要亲生的,那律法也只管你纳妾但不管你蓄婢,也就是说只要你有钱,想养几个通房丫头就养几个,没人管你。
  至于你说什么良贱不通婚,这样的孩子按照律法不能算是自家的孩子。嗨,那不有记名一说嘛,记在正妻名下,那在律法上一点问题都没有。反正男人想花心,总能找到空子钻。
  所以郑家老太太让纳妾,那自然是能办到的,且人选还特别好挑。
  郑家虽然没改换过门庭,却也富贵了几代,便是改朝换代,都幸运的没波及到。
  那郑家自然是有着所谓世仆的,这样的家生子自然很期盼着家里后辈中能有主家的血脉。
  但先太太没选这些人家里的姑娘,先太太也不是傻的,这些家生子家的姑娘虽然也是从小伺候人的。可到底在府里长大,先不说在府上自带的势力,便是养的那也是极为水灵的,教养也比一般人家要好。
  倒是从外面买进来的,在府里没有根基不说。外面需要卖儿卖女的人家,家里的姑娘自然是啥活都需要干,便是天生丽质那也被生活磋磨的失去了三分颜色。再加上外面的人多粗鄙,这样的通房才不会影响她的地位。
  先太太算计的的确没错,两个姨娘中,张姨娘颜色更好些,所以很快得宠生下了大小姐郑艳艳。
  可惜张姨娘性格粗鄙,为人张扬,郑老爷很快就过了新鲜劲,变得和柳姨娘一样不得宠起来。
  可那时候,张姨娘多少还是有几分宠爱在身的,日子还算好过。
  可等到曲妙玲进门,张姨娘就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
  曲妙玲年轻貌美,知书达理,和郑老爷那也是老夫少妻,郑老爷自然是喜欢的不行,直接把两个本就不喜爱的姨娘给扔到了脑后。
  柳姨娘好歹还有个儿子傍身,可张姨娘膝下只有一女,心里哪能不记恨曲妙玲?
  今日一见能看曲妙玲的热闹,张姨娘那战斗力简直爆表!
  第12章 “施恩”[改]
  张姨娘这话不仅刻薄还恶毒,要知道曲九可还活着呢。说曲妙玲不停的补贴前夫家,这意思不光是暗指曲妙玲吃里扒外,还有暗示曲妙玲心里念着前夫的意思。
  还没等曲妙玲爆发呢,郑老爷已经把话给呵止了。
  “你这是说的什么浑话,太太如何做的那是有目共睹。你还有你,你们空口白牙的污蔑太太是个什么意思?”
  郑老爷拿手指着张姨娘,又点着跪着的芳芳,完全不掩饰声音中的怒气。
  芳芳吓得说不出话来,可张姨娘话头却只是哽住了一瞬。或许是仗着自己的身份并不打算就这样认输,便又振振有词起来。
  “老爷,你这话着实是冤枉人。这话是太太身边的人说的,妾身想着这太太身边得用的人总不会会信口开河不是,再者说了这瓜田李下的,太太总拎着大包小包的去看女儿,这总让人心有猜测不是。”
  “妾身想着与其这样糊里糊涂的,倒不如趁着今个儿咱们好好的查查,如此也是不让大家多做猜忌。”
  张姨娘这话放在了这里,好像若是不查查,那曲妙玲这罪名就是板上钉钉了一般!
  郑老爷刚刚语气里的愤怒多数不过是做给人看的,为了表示自己对妻子的相信看重。
  可如今那是真有几分恼怒了,这张姨娘也太过不安分了,针对主母不说连他这个老爷的话也敢硬扛着,真是不知所谓!
  妻子补没补贴前头的那个女儿,郑老爷相信肯定是有的。
  不过郑老爷也不在意,或者说他正希望如此呢。当然了他这样希望的前提,那也是知道曲妙玲根本不会拿出太多东西补贴曲佳璇。
  倒不是郑老爷有多信任曲妙玲,郑老爷的确很喜欢曲妙玲,但也仅仅是喜欢罢了,连敬重都没多少。
  郑老爷最看重的还是长子,他是不会允许曲妙玲损害到长子郑清徐的利益的
  只是郑老爷对此早有安排,当初还没续弦的时候,郑老爷为了防止后娘欺负前面的那些子女,尤其是自己寄予厚望的长子,便将大半产业都放在了自己手里管着,只等未来交给大儿媳,压根没打算让继妻插手。
  而剩下的那点产业还有家里的管家权,还被郑老爷放到了自己母亲手上,直到老太太三年前病过一场,实在是精力不济了,这账目才交到曲妙玲手里。不过是三年而已,曲妙玲便是便是想补贴又能补贴多少?
  哪怕曲妙玲偏心前面那个,都给了曲佳璇,这点损失也不被郑老爷放在心上。
  至于郑老爷为何期盼着曲妙玲用郑家的钱补贴曲佳璇,那自然不是因为郑家钱多的没处花,而是郑老爷看中了曲佳璇的价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