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没想到再一次见面,竟然是公主出了意外,如若没有今天这一出,想必这个区区簪花大会,圣上也不会亲自过来。
  时隔一年不见,两人即便是母子,也能让人明显感觉到有些局促,所幸,两人都不动声色地没有表现出什么,只是不约而同地看向公主的寝宫。
  很快,嘎吱一声,房门轻轻推开,为首的太医从里头出来,一抬眼看见穿着龙袍的人杵在门口,吓得滑跪了过去。
  “见过圣上。”老太医带着小太医慌忙行礼。
  小皇帝虽然担忧,但很快就收敛了神色,脸上看不出情绪,张口问道:“公主情况如何?”
  “回圣上,公主情况稳定,落水加上花粉季节过敏,身上起了疹子,但都没有伤及要害,施针用药,五日内必能恢复过来。”老太医十分笃定地说道。
  闻言,几人都松了一口气。
  “那便有劳太医替凌儿安排好一切了。”不知是不是错觉,太后说这话的时候,给人一种为母的忧虑和牵挂。
  小皇帝下意识看向太后,只见这个平日里装扮精致的女人,在某个瞬间看着十分憔悴。
  “太医既然这么说,母后就不必太过忧虑,也要注意养好身子。”小皇帝随即劝道。
  “有劳皇帝牵挂了,”太后垂了垂眼,语气变得迟缓又温吞,“常乐园挺好,就是太大了,哀家上了年纪,腿脚不变,平日里也没个陪说话的人,好不容易凌儿过来,结果又出了这样的事……”
  说到后面,太后的声音越发微弱,自责中又带了一丝无奈,听得旁人很难不为之动容。
  果然,小皇帝的眼神软了一些,语气也没方才那样疏离了:“母后恕罪,是儿臣疏忽了。”
  “不怪你,”太后回应得很快,“怪我,是我适应不住罢了。”
  两人一来二去,不知怎么的,谈煊竟然听出了一些往日少见的情分来。
  寒暄没多久后,小皇帝的视线就落到了谈煊身上,只见他踱步到谈煊跟前,眼神定定地端详了他一会儿,才说:“平南王近日可还好?”
  在整个京城的传闻中,平南王在府上已经修养了大半年,实则这一段时间以来是偷偷给圣上去南面巡查了。
  而此事知道的人不多。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谈煊点了点头,恭敬地回答道:“回圣上,旧伤已养得差不多了,恰逢公主簪花大会,正好出来走走,已无大碍……只是手上的公务耽误了一些,臣定尽快补上。”
  “那就好……”小皇帝心中大抵有数了,又说,“朕也好久没来过常乐园了,要不,平南王陪朕走走,顺便说说,你这一年在家都怎样养的伤?”
  “臣遵旨。”谈煊明白小皇帝是要让他汇报一下南巡的情况,赶紧领下了意思。
  就这样,谈煊和小皇帝先一步离开了公主的寝殿,而太后则以守着公主为由,跟着那小太医进房内去了。
  常乐园确实是个宜居的地方,冬暖夏凉,正逢春末,又满园花开、香气沁人。
  然而,对于有野心的人来说,这或许也是一个装点华丽的牢笼,被困住了手脚、限制了视野,伸不进权力的中心。
  观景台上的人早已被遣散,两人踱步在一条安静的长廊,一个小太监跟在身后,两人走得越快,与那小太监的距离拉得越远。
  在某个时刻,忽然安静的空气被打破:“南巡……遇到麻烦了?”
  其实,当小皇帝见到谈煊的那一刻,心中已有了猜测,一队人马南巡,结果只有以谈煊为首的寥寥几人回来了,定是遇到什么事了。
  “回圣上,南古国边界诸多隐患,越城一带官员也与其有这千丝万缕的关系,不仅如此,此次回来,臣还有一事要相报。”谈煊说道。
  “但说无妨。”小皇帝说道。
  于是,谈煊把南古国边界养兵和那块有争议的地盘的事同小皇帝说了一遍,但没有刻意提及房公公和太后,只说了边界隐患。
  果不其然,圣上听后,对着荷花池沉吟了许久,看着池子里的鱼聚在一起,又逐渐散开,少年皇帝的目光移向谈煊,最后定定地落在他的身上——
  “表哥,你说,该怎么办?”
  果然,房公公的猜测没有错,谈煊作为最熟悉南面情况的将军,遇事不决,定是会让他来给建议。
  “打还是不打?”这么说着,小皇帝缓缓转身,看向站在一旁的谈煊,“平南王,你的答案呢?”
  另一边。
  在洞口的闻逆川摸索着开口的方向,那个本就不算结实的缺口被他越踹越开,最后,成了一个像“狗洞”一样的大小。
  闻逆川比了一下自己的腰间,大概能穿过去,于是,他便趴下来、把烛台叼在口中,一伸头就钻过去了。
  这洞口看起来大,结果爬过去的时候,闻逆川的腰间被卡了两次,好不容易挣脱着,还有零星碎屑掉到了他的身上。
  所幸,他身材瘦削,最后还是顺利通过去了。
  “终于过来了。”闻逆川忍不住叹了一句,还不忘揉了揉自己那被挤压得胀痛的后腰。
  穿过去的闻逆川缓缓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闻逆川提起烛台,照亮周围的环境,看了一圈,这个空间比他在洞口看着的都还要大上不少。
  昏暗的环境里,烛台的光照过去一道,能明显看到空中飘起来的灰尘,看来这地方已经被尘封许多年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