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遥望过去,门口停了一辆马车,许是又有公务要忙了。
闻逆川被身后的白玥推着上楼,三步一回头,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人越走越远。
但也只有他看着人家,李大人从与他对视之后,再也没回头过了。
这时,耳边传来了店小二的解释:“二位真的不好意思了,方才多有得罪,他们是朝廷派来南巡的官员,我们惹不起,得先让他们方便才行。”
闻逆川了然地冲他点点头,善解人意道:“无妨。”
忽然,闻逆川想到了什么,多嘴问了一句:“对了,那个走在最前面的是……?”
“哦,他呀,是这次南巡带头的官员,听闻姓李,具体叫什么,小的也不知道,不过据说他身世不凡,那些比他年长的官员,都让他三分、不敢得罪,要巴结他的人就更多了。”那店小二说着,忽然噗嗤一笑,“前些时日,我还听闻有人为了巴结他,一个劲儿地往他床上送人,结果人家带了夫人来,弄得难堪,真是滑稽。”
听闻“夫人”二字,闻逆川的心脏狠狠抽了一下,一个词语把他反复鞭笞,可他还是忍不住开口:“他的夫人……?”
“也住在咱们这里……”店小二说着,停下了脚步,“二位,我们到了。”
门外。
正欲上马车的谈煊,忽然想到了什么,随口问了一句:“这店里除了我们,还有别人?”
越城的官员一怔,立马点头赔罪:“李大人赎罪,是下官办事不周,这客栈很大,许是那老板想着多赚钱,没封店……下官这就去把那些个无关人员赶走,还大人一个清净的住所。”
“等等,”谈煊立马喊着了他,“不必了。”
“按正常的来,别人要住就住,不必为我搞特殊。”他又补了一句。
第107章 相似
这半月,越城都特别热闹。
不为别的,只因恰巧遇上了“友邦节”。
友邦节,顾名思义,是为了给大盛边境的几个民族部落交流、来往通商更多机会而制定的节日,前后约莫半月余,每年的友邦节,越城都会格外热闹,尤其是结束的最后一天,商埠一条街还有传统活动。
所谓的传统活动,其实就是同中原地区的“花灯会”没什么两样,不过,越城也有它的特色,那便是“花灯龙舟”,人们自制一个水上漂的花灯,顺流而下,比赛哪一个先到终点。
到那时候,就会看到花灯在水上漂,大人孩童在岸上追的景象,说来也确实有趣。
但与此同时,边境来往的人多了,自然也让这座城市变得鱼龙混杂,尤其近几年,刚刚结束了一场平南之战,边境地带仍旧危机四伏、暗流涌动。
闻逆川本意是来避风头的,再往私心一点儿说,是追着李大人来的,这节日、比赛什么的,他没心思参加。
可白玥听着一旁的小二介绍,眼睛亮了又亮,恨不得立马上街买材料做花灯。
“友邦节大概就是这样了。”店小二解释完,冲两人礼貌地点了点头。
“小川哥,”白玥用力摇着闻逆川的肩膀,“我们也参加吧,小二说大奖有一头牛,我们家恰好缺一头能干活的牛!”
“……”闻逆川到抽一口气,而后很轻地笑了一声,“你看我像不像那头牛。”
白玥见他不接招,于是又继续缠着那店小二继续问东问西,比如做花灯的材料在哪里买的,怎么才能报名,一般什么样的花灯飘得又快又稳之类的。
可闻逆川却心不在焉了起来,其一是他想回房休息了,其二嘛,他竟然不受控制地想起李大人来——
那个和谈煊就像是共用同一张脸的极其俊美的少年。
他想,李大人一行人不会不知道南面的越城会有友邦节,而且长达半月之久,他们偏偏挑选这个时候来巡查,怕是这看似平静祥和的地方实则又出现什么骚动了。
白玥也没能打听太久,待到闻逆川杵在门口的耐心耗完,她就只能乖乖地说一句“下回再聊”了。
夜晚。
华灯初上时,光是在客房的窗户往下看,都能感受到这座城池主干道的繁华。
看着如灯带一般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白玥的心思也随之飘了出去。
今日奔波了,闻逆川本想在客房内早些歇息的,然而还是遭不住白玥的软磨硬泡,他只好答应出门走一走了。
两人一前一后地走下楼,刚走到客栈底下,才发现原来这客栈里头还带了一间装点雅致的茶室。
匆匆一眼,闻逆川就停下了脚步,眼珠子转了半圈,心生一个念头。
此时,发现他没跟上的白玥转头看他,才发现他站在那茶室的外头。
“白玥,要不你自己出去逛逛吧,就在这条大街上,别走远了,我确实有些乏了,我去茶室坐会儿等你。”闻逆川说着,还抬手揉了揉太阳穴。
疲乏是真的,但他不想出去也是真的。
于是,白玥反应了一瞬,看他这副模样,也只好点点头,说道:“那成吧。”
说完,她转头就出去了,闻逆川也如愿以偿往茶室门口的方向走去。
虽说是茶室,但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是坐落在客栈的角落,周围有错落的屏风围起来,但那儿却是一个很好的观景地带。
想来也是,这客栈房费昂贵,能入住的都非富即贵,这茶室大概是给房客们闲谈、歇脚,又可能把真条街看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