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一年了,距离闻逆川从那些乱七八糟的传闻听到谈煊去世,已经过去一年了。
刚开始他的内心还是毫无波澜,谈煊嘛,骁勇善战又如此深的城府,他怎么会死呢,死的也只会是他的对手。
可一人说,两人说,大家都这么传,“平南王病危”、“平南王已故”这些消息接踵而至,他开始相信了。
而且更奇怪的是,从他相信那日起,他开始梦到谈煊了。
尤其是在点老山香入睡的晚上,他梦到初次见到这个翩翩少年时他那漫不经心的神情,梦到谈煊给他送了一箱又一箱的银子,但见得最多的那是谈煊身穿红衣百无聊赖地等在在莲花池旁、那个不经意的回眸。
那一眼,好像望进了他的心里,只是那时候的闻逆川根本没有意识到,而当意识到的时候,却发现那人已经不在身边了……然后,他会惊醒,擦着额头的浸出的薄汗,控制不住地想,如若当时他替嫁来王府的时候,谈煊没有出征的话,他是不是也会穿着这一身鲜色的衣服出来接自己。
但想了一会儿,他又会忍不住自嘲,两人早已分道扬镳,想这些事、做这些梦,到底有什么用呢,只会徒增烦恼。
内堂。
边南的李大人惶恐地看着身旁背手而立的黑衣少年,他咽了口唾沫,小心地问道:“李、李大人有何高见,如若下官哪儿做得不妥,还请李大人略加点拨。”
这番话让思绪出走的闻逆川一下惊醒过来,他抓住了某个关键的称呼,“李大人”。
这个跟谈煊几乎用同一张的脸的人,姓李……?
就在这时,谈煊也收回他停在闻逆川身上的目光,他侧过脸,垂下眼眸,把情绪掩藏在眼皮底下,语气依旧很淡,淡到好似他根本就不关心这些事一样,他说:“你按规矩办就好了,我只是在屏障后听着外头动静那么大,出来瞧一瞧,到底是怎么了。”
闻言,边南李大人立马解释了起来:“哦、哦,大人,就这玉佩的归属问题,双方各执一词,其中发生了些口角,不过大人放心,下官很快就能定夺下来了。”
话语间,谈煊的目光已经落到了那块玉佩上了,那是他的东西,自然一眼就认出来了,而后,他眼角的余光下意识瞥了一眼侧边,越发确认,那人就是闻逆川没错了。
人终于找到了。
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奇妙,谈煊大费周章地派人几乎要把南面一带搜寻了个遍,依旧杳无音信。
可这本就是机缘巧合之下当上的南巡大人职务,却意外撞见了他。
反观闻逆川,自从这个黑衣男子从屏障后出来之后,他的眼睛就像粘在他身上一般,未曾移动过半分。
他嘴唇微微颤抖,依旧不敢置信,这一年来,他好不容易接受了谈煊已经离去、并要开始慢慢投入新的生活之时,他怎么就忽然出现了。
可方才那人却唤他“李大人”,这让闻逆川陷入了疑惑当中,连他自己都没发现,眉心微微蹙起。
谈煊站到了外头,边南的李大人自然不敢乱来了,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好了、好了,方才农民阿川也说了,给出了充分的证据,关键是道出了这玉佩里的檀香是属于老山香,而这类香料很名贵,几乎只有京城一带才有,边南师肯定买不到的,而这位公子也恰好是从京城那边过来的,这些也都对得上……倒是天师门那边,来来去去都是同一套话术,所以,玉佩是谁的,已然很明了了。”
这番话边南的李大人说得战战兢兢的,仿佛不是他在审问人,而是他被人审问。
也对,毕竟,底下站着的一群人是边南势力很大、手眼通天的天师门,好巧不巧,今儿身旁还站了一个从朝廷来的南巡大官员。
思前想后,斟酌来斟酌去,定夺再定夺,那边南的李大人还是觉得朝廷那边万万不可得罪。
这回,天师门那边没照顾到,日后再多给些好处,倒也能说过去,毕竟他也是这一地的掌权人,可朝廷那大官,那身世、地位什么的,外头都有在传,指不定是圣上的什么人,要敢在他眼底下打马虎眼,那乌纱都要保不住了。
边南李大人说话期间,时不时瞟向身旁的人,只可惜谈煊是个不挂脸的人,量他怎么瞧,也瞧不出个所以然来。
果不其然,此话一出,天师门那边怨声载道,甚是不满。
为首的林天师,更是放下狠话,说道:“李大人,我天师门在边南这么久了,帮助百姓,团结村民,你倒好,帮一个外来人,你可知道,你今日的定夺,日后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这句话是赤裸裸的威胁。
这老头仗着自己奶年岁已高,再加上天师门盘踞在边南已久,蛮狠霸道惯了,竟敢在审案子的大人面前,也放这样的狠话。
还没等李大人回话,他身旁的人,却抢先一步说了:“没想到在边南这里,还有比衙门更能办事的人,你说是吧,李大人?”
谈煊这番话无疑是在揶揄李大人办事不力,还纵容民间这样霸道的群体滋生。
混迹<a href=https:///tags_nan/guanchang.html target=_blank >官场这么久,李大人自然是听懂了弦外之音,他一敲桌子,立马站了起来,指着那老头儿,就是一顿吼:“大胆!本官不管你是何人,在这儿都是一律平等的,而且这玉佩的主人早就明了,与其质疑本官,那本官劝你,不如盘问盘问门内的人,是否有人做了些不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