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既如此,难怪要彻查沈遇汶和林珏行踪。
打蛇不惊草,斩草必除根。
·
皇宫。
御史台。
卷帘被挽起,来人手中捧着一捆文书。
“林大人。”那人温柔叫道。
正是楚嘉禾。
林珏坐在昔日楚嘉禾坐的位置,见楚嘉禾来了,连忙起身,神态有些局促。他走上前去帮楚嘉禾接过文书,道:“楚大人辛苦了,不用那么客气的,还是唤我小林便好。”
楚嘉禾不以为意:“尊卑有序,按照礼规,下官还得尊称您一声林大夫。在下气量没这么小,林大人不必如此。”
林珏噎了下,转身把文书放到桌子上。
但他还是没回到他那个位子。
“楚大夫。”林珏叹了一声,见四周无人,他作辑道,“在下并不是个急功近利的人,太常寺一事,在下知晓楚大夫不悦。然,若不出此招,朝中局势如何能稳?国无三公,形如断梁之柱。在下也只不过是赶鸭子上架罢了。”
楚嘉禾眉眼一弯:“林大人怎地又谈起此事来了,监察百官本就是御史大夫的首要职责,无论是何身份,只要有错就该抓。何时的监察需要靠别人眼色来判断是非对错了。”
这话似是为林珏开脱,但林珏却是更犯尴尬了。
他检举太常寺官员时,还不是御史大夫呢……
这果然还是不欢喜吧。
是不欢喜什么呢?林珏又在想。
是不欢喜他抢占了原本属于楚大人的御史大夫之位?还是不欢喜他一招使得楚大人一年计划付之东流,求仙问道之风使陛下死灰复燃?亦或是。
二者皆有。
“大人……”林珏抿了抿唇,“大人说的极佳,在下深感佩服,日后还是要好好请教。”
楚嘉禾两眼微眯。
御史大夫监察任何人都容易,唯独监察自己难。
林珏眼尖耳尖,但这锋芒始终是对准的其他人的,而不是对着自己的。
“请教说不上,辅佐才是正理。”楚嘉禾两句快速结束了这个让两人都犯尴尬的话题,他歪了歪头,疑道,“以往这个时辰沈大人不是常在此处的,怎么今日不见?”
林珏回了下头,神色一黯,答道:“沈大人被陛下召见了,到如今还没回来。”
楚嘉禾愣了下,接道:“又是为那事?”
之前皇上就又兴建摘星台的想法,意喻与日月同辉,手可摘星辰之意。要死不死的总被景霖打岔,如今身边两个大臣又都是支持他干的,皇上“盛情难却”,立马就着手商议了。
“……嗯。”林珏点了点头,道,“如今国库亏空,遇——沈大人在尽力制止,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效了。”
楚嘉禾转了下眼睛,试探道:“在下找个由头去打断一下?”他自嘲一笑:“反正如今陛下对我,乃至我楚家都是充耳不闻,偶尔去‘顶//撞’两回,指不定还能让陛下多留意留意。”
林珏闻言,神色变了一下:“额,还是不用楚大人去受气了,何必要和自己过不去呢?都过了这个点了,陛下也差不多要用晚膳了,沈大人也该回来了。”
楚嘉禾笑了笑:“行,主要还是担心你们俩,年轻气盛的,又处于风口浪尖之位。在下是看着你们一步步走来的,心中还是有些护犊的情绪在,却忘了你们这年纪也是该闯该历练的。是我多虑。”
“哪里哪里。”林珏激动地上前一步,却又堪堪止住,惭愧答道,“大人好意在下心领了。真是承蒙大人关爱,在下力求不负大人期望。”
楚嘉禾作了一辑:“那我就先回了。”
林珏看着楚嘉禾,微微颔首。
一炷香后。
楚嘉禾走到马车里。
马车里坐着的是韩与。
韩与早早便在这里候着了,见帘子被挑开,倒了杯茶递过去,问道。
“怎说?”
车厢里,楚嘉禾的笑容也早随着路上的风淡去。
他回来马车的路上,既着急又不能着急,不能让人察觉出端倪来。
接过茶浅抿一口,他与韩与对视。
韩与神色一凛。
“有问题。”
二人同时说道。
落日余晖,车厢外光芒金光灿灿,车厢内眼眸熠熠生辉。
“……都开始急了啊。”韩与向后仰起身,他嘴角下意识地轻微勾了一下。
“这两小生的心思是愈发捉摸不透了呢。”
楚嘉禾闭上眼,摇了下头。
“亦正亦邪,的确是难以捉摸。”
--------------------
第111章 两相对持·贰
近日皇上欲建摘星台之事欲传欲烈,相应的,西北谋士带兵起义之事也逐渐被京城人所知。
起初他们只是知道西北又众多谋士在,是因为那个主导人都大背景。但是并不知晓那个大帅是谁。
现下,他们知晓了。
是旧朝永亲王嫡子,被尊称为世子殿下的宋云舟!
有人即刻上谏,奇得是这回方便了许多,递上的文书就没被打下来过。
皇上闻言,勃然大怒,咒骂宋云舟一介贱民恩将仇报,不识好歹,必须立即扣杀,斩其头颅尸挂城门。
可能是心虚,皇上下朝之后急忙留下沈丞相和林大夫,彻夜商议。
待沈遇汶和林珏从宫中出来时,也有不少官员围着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