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你要去哪?”宋云舟问道。
景霖咬了下唇,眼神晦暗不明。他犹豫了一下,说道:“去宫里。”
“宫里?面圣啊。”宋云舟接道,“不会又是来找你茬了吧。”
“没。”景霖下意识瞒道,“央国使者来进贡,带来一株灵草,说是包治百病。皇上体恤,要将灵草赐给我,叫我用过午膳就去拿。”
宋云舟细心地抓住了“央国”这个细节,眼睛一转,回道:“哦对,圣上还以为你是弱骨子呢。不过灵草真有这等妙用?包治百病——难不成还可以起死回生?”
景霖编谎已经编出习惯来了,即便是这无中生有的灵草,他也能随口掐出一段比真金还真的话。
“能不能起死回生不知道,不过听使者说那灵草通体金黄,奇香环绕。曾经央国皇子出生时几近夭折,他们就将这灵草整株熬成金汤,在月圆时分与鲜牛乳搅合均匀,喂进皇子嘴里。不出五个时辰,皇子的眼睛变成金色,身子也生活了过来。至此那皇子也成为央国奇迹,被誉为‘生命之子’。”景霖“唔”了一声,“事实摆在眼前,总不至于空穴来风。灵草总归还是有点妙用的。”
宋云舟“嚯”了一声,竖起大拇指:“这么好的东西,拿着拿着。”
此时,刘霄快速踱步走到景霖面前,鞠了一躬。
而后又对宋云舟也鞠了一躬。
景霖点点头,转头对宋云舟说道:“嗯,府里事宜就交给你了。”
宋云舟拍拍胸脯:“好嘞,包的。”
景霖就收回目光,嘴角一并撇了下来,眼底里没了笑意。
他走到景府门外,接过刘霄递来的字条,看罢后一手拧成齑粉,上了马车:“去长安街。”
刘霄歪了下头:“不是要去宫里吗?”之前不是嘱咐他告诉下人,今日主公下午要进宫面圣,叫他们好好盯着宋云舟的么。
突然改道,是发生什么要紧事了?要是这样,他可就要提高警惕了。
景霖撩开帘子看了一眼:“还是去云桂巷。”
云桂巷和长安街就隔了一条道。
刘霄叹口气,从怀里摸出一把口哨递给景霖:“主公,哨声集暗卫,万事小心。”
景霖伸出手,将口哨收了。
而这一切,都被偷摸着躲在树杈上的宋云舟看到了。
“这是要闷声做大事啊。”宋云舟喃喃着。
马车轱辘轱辘地走了。
随之消失的还有树杈上一个人影。
·
崔兰楼。
景霖在云桂巷刚下马车就径直来到崔兰楼。他从花语坊的线人口中得知,楼催一收到消息就快马加鞭地送信,绝无将信拦截的可能。
他照例在顶楼等候,手上依旧是花语坊最新款的胭脂。
他那条消息放出去才不到一日就有了回信。显然这信是连淮国都没出去。
而那回信里却是央国线人的字迹。
景霖看了内容,说的还是“央国内政暴乱,国库空虚”。只是末尾多加了一句话——“央国三皇子亲临淮国”。
叛徒是在淮国内部?
这时辰比他算上的还要早,他决定从源头上开始试探。
原本他是想去宫里见百里祈羲的,毕竟战事刻不容缓,偏偏百里祈羲还悠然得体。他探的信息太少,这会准备去谈谈百里祈羲的真实目的。
不多时,楼催从后帘走来,对景霖行礼:“崔公子。”
“你将我的信送给了谁?”景霖开门见山地问道。
楼催一愣,急忙回道:“自然是从前那个,崔公子不是吩咐此信要加急送往央国吗?我就连夜赶去线人藏处,亲眼盯着他将信塞到信鸽腿里放出去。事后我也注意信鸽飞的方向,于往常无异,我这才回来。”她蹙着眉头,额尖花钿都不那么美了。
景霖一指点着桌沿,他轻微地抿着唇,半响没出声。楼催几乎没见过崔公子会做出此表情。
崔公子常年来都是运筹帷幄,气定神闲。她想不出事情脱离崔公子掌控的景象。
然而那副景象,如今正摆在她面前。
“是哪里有问题?”楼催跪坐下来,用笔简单描绘出一幅地貌图,她在不同地点各自圈出圈,箭头从淮国一路指向央国。低声道,“淮国到央国十六处暗桩,其中六处在中原,十处在央国。”
楼催此次发信,自己便是第一桩。而由她亲眼盯住第二桩,那么第二桩便也可以排除嫌疑。
信鸽发出的方向没错,要查只能从第三桩开始查起。
景霖道:“你知晓这回信我是几时收到的吗?”
楼催似有些不可思议地摇着头。
“这信是我一日前发出,但这回信却是今日午时便到了。”景霖沉声道,“你将信交由第二桩时,日已过子时,信鸽到达第三桩需要半日。你说,算上来回,有几个可疑之人?”
连淮国都没出,叛徒在这三人之中。
楼催一惊,顿时俯首在地:“崔公子,小女绝无二心!”
景霖之前吩咐加急,三日之内必要有回信。若是这回信没那么快到,景霖还真不好挖,算上这三日,他只想先探淮国疑人。若是三日之后这信没到他手上,那么就可以先把淮国线人摒除在外。
淮国路程长些,但暗桩更少。若要排查,肯定是要先把离自己近的给筛一遍。
“我自然放心你。”景霖淡漠地扫下一眼,楼催毕竟是他养在京城的暗桩,他眼皮子底下的一把利刃。更何况据其他暗桩来报,楼催的确始终按照他的命令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