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我在这里安全得很,你家侯爷危在旦夕,你快去护他。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还不知盛珍奇的真面目!”
  “可是……”阿莫还有些犹豫。
  “别可是了,我命令你去,你若不去,我便在此自戕。别忘了,殷玄还留了五百人在城中,有他们保护我,不会有事的。”
  “是,小姐,属下这就出发。”
  看着阿莫腾空而起,身影迅速消失在枝叶间,卢筠清的心头仍紧紧揪起。
  一只温软的手搭在她肩上。
  “落月,放宽心,殷玄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对危险很敏锐,一定能化险为夷。”
  对上姑母温柔的面孔,卢筠清点点头。
  “你兄长去洗漱了,待会要进宫面圣,将此事告知陛下和太后。”
  卢筠清擦掉眼角的泪滴。
  “我陪次兄一起去,我先去找阿云,太后是她的亲姑母,阿云的话太后一定会听。”
  姑母欣慰地拍拍她的手。
  “落月考虑得极是。”
  夜半子时,殿外伸手不见五指,太极殿内却被烛光照得如同白昼。皇帝虽年幼,却强撑着困意听完了严弘之的报告,就着烛光一封封细读他带来的密信。
  太后满脸写着心疼,不停叫御厨送来一道又一道菜品,劝皇帝吃下。
  卢筠清三人也跟着吃了好些。
  最后,年幼的皇帝走下御座,走到严弘之面前,严弘之立刻屈膝跪下,皇帝掂起脚,拍了拍他的肩头。
  “严爱卿忠勇有加,朕封你做右将军,日后便在宫中随侍左右。”
  严弘之立刻垂首,恭敬道,“是。”
  “三位爱卿且先退下,明日早朝,朕将下诏,革去盛珍奇刺史职位,槛送京师。另除去瑞王宗籍,仅保留俸禄,禁锢府内,不得外出。”
  十一岁的皇帝,个头还没长齐,却已有王气内隐之威。
  出了皇宫,三人各自回府。
  为了躲避盛珍奇的人,从瓠城到京城五天的路程,严弘之足足走了十余日,其间风餐露宿、惊惧交加,不一而足。今夜总算可以安睡。
  卢筠清看他瘦得厉害,双颊明显凹陷,眼底两片深深的青色,头一次对这位次兄生出了感佩。
  亲手沏了一盏热茶,送到他房中,严弘之打趣,“落月从前只给长兄斟茶,如今我也有份了。”
  卢筠清也不含糊,“因为次兄变了,没那么讨厌了。”
  说完两人都笑起来。
  前半夜,卢筠清睡得很沉,听见嘈杂脚步声和桃叶着急唤她,也只当是梦。
  直到姑母一把将她从床上拽起,厉声道,“落月,快起来,迟国人杀来了。”
  第39章 京城陷落(上)
  迟国人!迟国人?
  迟国人不是集结在赤水北岸,要对曾州开战吗?怎么会攻到纪州来?
  眼前的情势容不得细问,姑母已穿戴整齐,安排下人收拾细软,桃叶手脚麻利给她穿上外衣,系好腰带。
  门哐当一声从外面打开,穿着寝衣、散着头发的次兄大步跨进来,手中的利剑闪着寒光。
  越过次兄肩头,她看见火光已映红了半边夜空,外头传来隐约打斗声。
  “母亲,落月,稍安勿躁,府外来了数百义士,正与迟国人激战,迟国人一时半刻攻不进来,还有时间慢慢收拾。”
  正在穿鞋的卢筠清一怔,迅速反应过来。
  “是殷玄的人,他走之前说在城中留了五百士兵,日常扮作普通人隐入民间。”
  越说越觉心惊,殷玄的预感是对的,京城果然出事了。
  次兄放下手中的剑,“原来如此,难怪我瞧着这些人虽穿寻常布衣,动作却是训练有素,比迟国士兵更骁勇。”
  “母亲,你与落月收拾好东西,尽快躲到地下室,书剑,记得将后院的水罐都抬下去,只要有水有粮,地下室就是最安全的,记住,千万不要上来,等我来找你们。”
  说完,就要大步离开。
  “站住,阿多,你要去哪里?不跟母亲一起吗?”
  “母亲,我是陛下的臣子,是羽朝的子民,国破家亡在即,我主年幼,儿子要进宫去护驾。”
  说着,从桌上抓过一根丝带,胡乱将散发束起,就要往外走。
  卢知意忽然厉声喝道。
  “你站住!”
  严弘之停下,露出一抹苦笑。
  “母亲,莫不是要阻止儿子尽忠?”
  卢知意没说话,走到幼子身后站定,抬手解开他的发带,稍加梳理,重新绑好。
  另一边,桃叶已将严弘之的外衣拿过来。
  卢知意接过衣服,亲自给儿子穿好,束好腰带,又给他理了理领口。
  “临危不乱,方显英雄本色。进宫面圣,不可失了世家气度。”
  “去吧。”
  卢筠清看着姑母,这个时常泪眼婆娑,看起来娇软可亲的妇人,面上是从容而坚定的神态。
  看着这样的姑母和次兄,她慌乱无措的内心竟也渐渐平稳下来。
  “落月。”
  严弘之叫她,“你既说殷玄留了五百人,我带两百人去宫中护驾可好?咱们这别院小,三百人守护足矣。”
  她立刻点头回答,“当然好,兄长,一路当心。”
  严弘之郑重点头,再看一眼母亲,便决然转身,大步向门外走去。
  严弘之刚带了两百人离开,就有一队人马护送着一辆马车疾驰而来,车上是裴云舒和柳季景。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