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高个坐着都比老太太个儿高。
  祯珠和祯鑫乖巧坐一旁做围观群众。
  禹知春正与翻译耐心交流大高儿的医院检查报告, 很快, 禹映萍也用流利的英语加入进来。
  除了专业名词, 祯鑫能听懂来龙去脉。大高个运动时不慎受伤,导致肩关节和腰椎的骨头错位。
  而祯珠竖着耳朵摆出当年做英语听力的架势, 凭借高考即巅峰的水平,实则从头到尾也没听明白几个单词。
  沟通完, 治疗正式开始:大高个依言,侧站在墙边,右手臂高举,贴紧墙面。
  禹映萍退后几米,做几下热身动作。随后双手抱胸,只留右肘对外的攻击姿势。
  准备就绪,禹知春再高声强调一句:“relax”。
  这句祯珠听懂了,让他放松什么呢?
  “嘿!!!”禹映萍大喝一声,往前助跑。
  声如洪钟,是祯珠对老太太的评价。她每天早晨气运丹田、喊破喉咙也没这冲上云霄的架势。
  白发老太太化身为一只灵巧的燕子,整个人往老外身上撞去的瞬间,又像一头迅猛的豹子1。
  大高个瞬间被撞得龇牙咧嘴。
  电光火石之间,老太太撞完立刻往后退,重复了一遍这套操作。
  完全没见过的架势,颠覆已有认知。翻译、祯珠和祯鑫两姐弟嘴型直接变成大大的o型:!!!
  大高个被撞了两下,满头大汗,等回过神来,竟然咧开嘴笑了。
  祯珠:???
  这就好了?不用开刀做手术了?
  禹知春上前扶大高个坐好,询问几句,大高个尝试活动身体,惊喜之情溢于言表,直朝老太太竖大拇指。
  祯珠悟了,跟着扬起一抹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刚才禹映萍那一冲一撞,对年轻人来讲都是剧烈活动。可再看老太太,面不改色,已经静静坐在桌前写药方了。
  禹白溪一进门,就看到两姐弟乖巧齐齐坐,双手端正放在膝盖,目露敬佩投向禹映萍。
  听到动静,祯珠转头,瞥见禹白溪站在门口,认认真真把伞面往同一个方向收拢。
  他的手比例很好,骨节分明。祯珠不自觉忖度这手在自己身上的触感,痒痒的,滋啦滋啦导电。
  “刚才是我们禹家祖传的正骨法,白溪也会。”见众人讶然,禹知春解释,“这是童子功。”
  祯鑫冒着星星眼点头,手肘碰碰祯珠,用口型说:【我在网上看过。】
  目前国内排得上名的中医骨伤科治疗大拿,几乎都是祖传三代以上的传承。
  禹氏正骨是禹映萍的爷爷禹峰所创。禹峰年少时曾在少林寺学武,既是武术名家,也是骨科医家。禹家数代人通过一百多年来积累的临床经验,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正骨体系。这种融合武术擒拿的治疗技法,在骨科医疗法里独树一帜。
  同时,禹家治疗跌打损伤的膏药也在业界享有盛名。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禹家便把膏药的秘方无私上交给了国家,毫无保留。
  祯鑫滔滔不绝,差一块惊堂木、一柄折扇就能直接讲评书去了。祯珠上一次见他这么健谈还是小时候介绍奥特曼。
  禹白溪不矜不伐,“奶奶钻研了七十年,都还在学习,我才刚开始。”
  *** ***
  姐弟俩随他进入隔壁另一间房。
  这次诊治与以往不同,禹白溪先给祯珠搭脉,仔细询问她目前症状。
  “姜医生开的方子喝完后,我会继续给你开14天中药,每天一剂行气活血以通脉,再配合物理正骨治疗。现在天气太热,外敷通络的药膏暂时不用。”
  祯珠望他奋笔疾书的模样,有些出神。
  近了看,禹白溪的双手更精致,连指甲也修剪得整整齐齐,指甲边缘一弯月亮,看上去干净又养眼。
  男人的钢笔引起了她的注意,“咦?您的笔盖上,是珍珠吗?”
  “嗯,一位老朋友送的。”
  “是海水珍珠,没想到用这种工艺镶嵌,很好看。”
  “珍珠是以前国内一位朋友送的,后来我在德国读书时,一位当地匠人帮忙制作。”
  禹白溪见她喜欢,把笔递了过去。
  祯珠双手接过,认真观摩,这颗珍珠很像家乡北城的特产“南珠”,浑圆剔透,凝重细腻。与钢笔的镶嵌也很自然,看得出笔保养很好,用了多年,主人很爱惜。
  禹白溪推来一盏落地红外线照灯,嘱咐祯珠先照20分钟红外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待肌肉放松后再帮她定点锤正以治骨。
  祯珠听话先照灯,瞥见祯鑫来回晃荡,倒是提醒了她:
  “祯鑫,你最近不是也嚷嚷脖子疼吗?正好来了,请白溪哥帮你看看。”
  祯鑫正有此意,说自己做实验时,小尾指突然发麻,整条手臂过电似的。
  禹白溪问,“四肢麻木是颈椎病的主要症状。上肢会有放射性的疼痛吗?”
  “这倒没有。”祯鑫回忆了下,“不过有时后脑勺会疼,痛感跟着脉搏的节奏一跳一跳。”
  “对,我也是这样。”祯珠搭话。
  都是男士,禹白溪没多说,直接上手检查祯鑫的脊柱。
  “白溪哥,我需不需要去拍个片?”
  “暂时不用。”
  “不会像我姐那样吧?”
  “放心,白溪的手比x光还厉害,他说不用,就不用。”忙完外国客人,禹知春来看看祯珠的情况。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