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只有衙内拿手肘杵了杵关道宁,小声道。
  “吴文怎么最近不与你坐一道了?”
  关道宁抬起头,看了一眼正兴致勃勃,和梁映说起课上趣事的吴文,摇了摇头。
  “许是林樾和梁映他们更有趣吧。”
  关道宁匆匆扒了两口饭,就对着衙内说了句有事便离开了热闹的膳堂。
  从膳堂绕到松鹤居。
  耳边一下就静了下来。
  玄英斋的学录也刚刚用完饭回来,正看到松鹤居门口候着的关道宁。
  “又来问信吗?”
  “劳烦学录了。”
  玄英斋学录摆摆手,“进来吧,正好今天一早收了一些。”
  玄英斋每隔一旬才休一日,离家远的学子书院便会代为传信,以解学子思乡之苦。
  关道宁是书院之中寄信较频繁的学子,学录带着人在书案上的书信里翻了翻,很快就找到了关家的信笺。
  关道宁得了信,脸上多了几分笑意,告别学录后,一直走到松鹤居外的无人竹林,这才把信打开。
  那信上展开便带着几分香粉味,纸页用料一般,字迹却秀雅,只是末了的落款上纸页皱起一点,像是被什么水色打湿过。
  关道宁读完,刚刚的笑意荡然无存。
  “怎么会还不够呢……当了玉佩应够了的啊……”
  “可是钱财不够?”
  竹林小径,不知何时跟过来的吴文走到关道宁面前。
  关道宁本能地把手里的信纸藏了起来。
  “你怎么在这儿,刚刚不是还在膳堂吗?”
  吴文轻叹了一口气。
  “道宁,你可是我来书院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哪有朋友遇事不帮忙的的道理。我上次旬休见你典当了不少东西,虽不曾过问,但实在是不能当做无事发生。”
  说着,吴文从怀里便抽出一张五百两的银票。“若是有难,这点忙,我还是帮得上的。”
  五百两。
  关道宁心中一跳,他从没见过那么多的钱。
  最多的一次,也不过是典当了之前林樾给他的那枚玉佩换来的二百两。
  二百两加上他在书院省吃俭用,偷卖春|宫图册所得的十两五十文,这些钱,普通百姓干一辈子也未必挣得,但用在他手里却不过一眨眼的事儿。
  他本以为是值得的。
  二百多两换一个移出贱籍。
  关道宁心心念念,以为阿娘不出几日就能从边塞拿着平民的身份,在禹州重新安家。
  可为什么还是不够呢?
  那官吏要的二百两,他明明还多给了呀。
  怎么就变成了三百两。
  差的九十两银子,若他重新再筹又不知道要多久,眼前的五百两却唾手可得。
  可……阿娘教过他的。
  就算身在贱籍,不能活得卑贱。
  五百两太多了,人情也难还。
  关道宁的指尖即将触碰上银票之际,陡然收回。
  “多谢文才好意,这钱我想自己赚。”
  吴文勾了勾唇角似有预料,面上却可惜地把银票收了回去,沉吟了片刻道。
  “嗯……若是这般,我倒有个主意,就是会苦一些……”
  “文才请讲。”
  “这次旬休日,恰逢我家的商队从边塞来扶风,届时不少人会需要书信代写,再找我们商队送
  回边城。你若是能把商队中的书信代写包揽下来,想必能赚不少。”
  关道宁眼前一亮,他不怕累,连夜画图写字他已经练出来了,但这还有一个问题。
  “恐怕扶风其他秀才书生也会赶趟,我应该不好包揽——”
  “我家商队嘛,说包揽就能包揽。只是可能要道宁你稍稍做些标记,好让我那商队的伙计们能认出来……”
  吴文笑着打断了关道宁,看似爽朗的眸光,却在少年光洁高挺的鼻梁上徘徊。
  -
  “今日旬休,你俩安稳点。”
  书院山门迎来了欢欣下山的学子们。
  人群之中,唯有林清樾和梁映被一同下山的邵安拎出来,单独教育了一番。
  “只是去茶铺听书,祝虞正阳他们都在,教谕安心。”
  真要论,林清樾才是这天底下最不想生事的人,这才定的最普通的茶楼歇息散心。
  祝虞和正阳先去了书肆,关道宁似乎也有事一大早地就下了山门,剩下林清樾、梁映和衙内先去茶楼占座。
  书院学子这一身雅致打扮,三人很快就被请上了二楼雅座。
  这座茶楼看得出东家是个有逸趣的,不仅摆设雅致,茶座也疏密有度,互不相扰。
  甫一落座,茶博士便端上了色香味俱全的酥酪和用于点茶的各色茶具,开始眼花缭乱地摆弄起来。
  耳边听着说书先生正声情并茂讲着江湖侠士一代传奇,身边又靠着近在咫尺,安然无恙的太子殿下。
  林清樾难得觉察出旬休日本该有的闲情来。
  细细数来,不只是先前的旬休日惊心动魄,再往前数,也没有一个旬休日是省心的。
  哪有今日这般安逸……
  “阿樾,茶好了……”
  梁映侧头本想将茶博士点好的茶端来,却没想到正对上少年单手支着侧脑,长睫静谧垂落的睡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