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你,你的腿怎么了?”
  “残疾了。”
  梅若笙不在意地瞥了眼自己的腿脚,从我手中轻巧地拿回自己的经书,正色道,“早课时间要到了,施主可是要一起去听诵经?”
  26、
  佛堂之中檀香深重,诵经之声此起彼伏,一些善男信女也前来听经,双手合十,分外虔诚,而我的目光始终便都聚焦在梅若笙身上。
  梅若笙坐于众僧当中,手持佛珠,目不斜视,轻念经文。
  看来我是没有办法帮助容嫣劝他回心转意的了。
  我心中感伤,随意听了几句经文,便动身离开佛堂。
  路过正院时,我瞧见了那棵硕大的祈愿树,树上悬着无数红黄相间的丝锈锦囊,正巧一阵秋风吹过,这些锦囊便就随风飘扬,如同星火点点,我抬头望得发痴,直到一枚离我最近的锦囊被风吹落,掉在地上。
  我拾起锦囊,刚想端详一番,里头的纸条便就掉落下来,我打开纸条,只看了一眼便就怔住。
  字条上是熟悉的清隽小楷,上面只有八个大字。
  惟愿清妙,长乐圆满。
  是…是梅若笙的字迹…
  我发了疯一样,抬手又拽下一枚锦囊。
  愿常伴青灯,以此赎罪。
  罪孽难赎,一人业果,一人承担,惟愿清妙,长乐圆满。
  惟愿清妙,长乐圆满…
  第二枚,第三枚…无数枚锦囊,竟全是梅若笙所写…而所有的字条,皆都是在为我祈福。
  梅若笙为报父仇,汲营半生,双手满是鲜血,他决意出家的另一原因,便是想同我划清界限,不让他所造之业,惩罚在我身上。
  他信佛,便亦信因果报应。
  他怕我会因他受到牵连,便宁愿终此一生,常伴青灯,为我承担报应。
  27、
  我向梅若笙请辞时,他依旧一副冷冷冰冰的样子。
  “你终于想通了吗?”
  “嗯。”
  我的袖里藏着他写的字条,我强装镇定,对他道,“既你心意已决,我便不再强求了,容嫣那边,我自会多加劝慰。”
  “如此最好。”
  梅若笙说罢,便就转身要走。
  “等等!”
  我叫住他,“告诉我,君药在哪里。”
  “为了他?”
  梅若笙像是早猜到了我此行的真正目的,没有回头。
  我盯着他的背影道,“是。他为救我,身受寒毒之苦,我合该也要为他设法解毒。”
  梅若笙停了几息,便对我道出一个地址,“便说是我让你去寻他的,梅山斋曾于君药有恩,你的事,他不会不管。”
  我暗自记住。
  “哥哥!”
  我脱口,还是唤了一声。
  梅若笙的脚步猛然滞住,手中的佛珠也被他捏得直直作响。
  “哥哥…我…”
  我深吸一口气,刚想说话,便听得“咔”地一声,那串佛珠居然被梅若笙捻至粉碎,撒了满地。
  “施主,贫僧不是你的哥哥。”
  梅若笙虽竭力在保持平静,可我仍听出他话音里一闪而逝的颤抖。
  “只是个挂念你的人。”
  “佛门之地,不染俗尘,请施主勿再来此。”
  说罢,梅若笙便轻拂袖袂,扬长而去。
  而那句珍重,在我嘴边转了几转,最终还是咽回腹中。
  28、
  我出寺庙时,之前带我进去的小沙弥追上我,交给我一本书册,说是梅若笙给我的。
  我狐疑地翻开书册,发现竟然是相思引的终本!
  话本中,历经磨难的那对兄弟终于得以相认,情深日笃,然而,意识到对自己弟弟感情变质的兄长,怕会铸下错事,最终选择放手离去,但弟弟不解兄长良苦用心,以为是兄长抛弃了自己,郁郁寡欢,孤苦地了却残生。
  这个结局看得我十分难受。
  我翻到最后一页,企图想看看梅若笙有没有写其他的小记圆回来,然而没有。
  书册最后一页,是他亲手所写的一段文字。
  “少时,我常瞒着老师偷读话本,我那时不解,为何话本中人明明相爱,最后却总要分离,不得相守。”
  “长大后,我好似有些理解了,若论有情人分离之因,无外乎家世悬殊,云泥之别,皆难摒弃世俗之牵绊;无外乎身份对立,或相爱不能,违背伦常纲序;无外乎误会深重,幡然转身之际为时已晚,巫山云过,往事难追。”
  “但归根结底,不过三字:不够爱。”
  “一者有情,而另一者无情,便不能算做是相爱。只有情者常因情生恨,横生欲念,千般算计,万般强求,才终生出枝节,是非曲折终若流水迢迢,人生歧路甚多,但细细想来,其实不过大梦一场。”
  “梦醒,方空。
  有情,皆孽。”
  第116章 生死共(一)
  1、
  会见君药先生比我想象中要容易。
  他得知我的来意后,并无隐瞒,承认了曾利用许桑衡炼毒,再以他的内力和鲜血化解我体内的热病。
  只这种方法只在古法中记载过,君药此前并未真正尝试过,起初便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且此法风险甚大,就连君药也没想到,许桑衡会毫不犹豫地同意。
  我沉默听完,问他寒毒可否能解?
  “能解。”
  君药先生的回答让我松了一口气,“只解毒亦需靠其自身内力,如今他丹田全空,只能用药方颐养增补,我可配药给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