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想起这事儿,太后就发愁。
  她也曾暗示过平顺公主几回,催促平顺公主早日挑选驸马,早日为皇室产子。
  但平顺公主脑子转得快,每次总有理由推搪过去。
  听闻,平顺公主最近还一改性情,不抓着张有德折磨了,突然开始沉迷佛学,日日连殿门都不出。
  太后挥手,让于嬷嬷上前给她捏肩捶背,等松快些后,她道:“皇后啊,平顺近来醉心佛学,听闻还日日穿僧袍,这事儿你可知道?”
  姜娩喝了口茶,放下茶盏。
  察觉到太后对于平顺公主醉心佛学一事的不喜后,姜娩不敢有片刻松懈。
  斟酌过后,姜娩垂眸,配合太后心境地拧起眉头,语气略显沉重地说:“儿臣也有听闻。”
  “真是不像话。”太后的语气满是不赞同。
  她对佛学还是道教一类的文化不感兴趣,也不想过那样枯燥乏味的日子。
  毕竟,她也接受不了禁欲禁色。
  相比那些圣人道人过得修行般的日子,太后自认就一俗人,她喜欢金银珠宝,喜欢锦衣玉食,还喜欢有男宠相伴,尊荣无比的生活。
  “堂堂公主,不想着为皇室做出点贡献,不想着在京都寻找一位合适的人选当驸马,却在宫殿里搞起了这些。”
  “她把皇宫当什么地方了?”
  “既是公主,就理应承担起身为公主的责任!”
  姜娩:“……”
  嗯……
  太后嘴里说的责任,就是负责为皇室开枝散叶吗?
  这是把皇上做不到的事情强行加注到公主身上啊。
  有一说一,太后虽然对她这个皇后一直不错,她也收了太后不少赏赐,但太后对两位公主的态度确实很差。
  况且,太后的打算对两位公主来说实在很不友好,也不公平。
  姜娩本是来请安的,就想跟太后见一见面,表现一下自己身为晚辈的孝敬之心,以及对她老人家的敬重,并不想掺和进这件事里。
  可她身在皇室,又是皇后,许多事情,便是想躲也躲不开。
  太后此前接连暗示平顺公主成婚的话都被堵了回去,还平添了一肚子气,又不能真从外面绑人送到平顺公主榻上,或者把平顺公主打晕了扔到宫外。
  当下,她将劝人的主意打到了姜娩身上。
  第881章 劝上一劝
  姜娩如坐针毡。
  太后的目光让她很是忐忑。
  总觉得要摊上点事儿。
  果然。
  下一刻,她就听太后说:“你是平顺公主的嫂嫂,为皇室开枝散叶的责任你也要担,如今皇上的身体状况你也知道,作为皇后,你是不是应该站出来劝一劝平顺公主?”
  姜娩抬眸,眼中浮现不解,像是在询问太后该如何劝?
  太后又道:“民间对于皇室迟迟没有孩子诞生一事流言不断,而你身为皇后,难道想要被人指着说肚子不争气吗?就是你不在意,你难道也要让太傅府遭受他人的非议吗?”
  世家贵女,素来最重脸面,最紧家族。
  太后觉得小皇后是在意太傅府的,所以抓住这点来说。
  姜娩摸了摸自己吃得有点鼓的肚子。
  她不在意。
  姜驳好面子,他可能会在意。
  但祖父不在意就行。
  太傅府有祖父坐镇,只要祖父说不在意,谁都别想在他面前多说一个字。
  “等平顺公主的孩子出生,你就是那个孩子的母亲。”太后的算盘打得还是那么响,见姜娩这副端庄不语的样子,以前看着是哪哪儿都喜欢,如今瞧着却膈应。
  太后一扶额,说:“行了,你也别在哀家这里待着了,去平顺公主的殿里走上一走,劝上一劝。”
  姜娩听完起身,恭敬退下:“是。”
  出了长宁宫,姜娩整个人松了口气。
  只是太后的吩咐不能不听,所以这平顺公主的宫殿,她还是得去走上一趟。
  不过劝与不劝,是她这张嘴的自由。
  -
  平顺公主一身素色僧袍,挽起的发髻无一饰物,倒真有几分佛家弟子的禅意。
  到底还是公主,不能闹剃度出家这一套,再说她对外宣称潜心修佛本就是用来推搪太后那边催婚的借口,想要把婚事往后拖一拖。
  哪怕平顺公主知晓她作为公主,她迟早会沦为皇室笼络权势的牺牲品,但只要能用法子往后延迟一刻,那都是好的。
  平信公主待在自己的宫殿里无聊,在后宫跟其他的人不熟,也无甚话题可说,故而时常来平顺公主的宫殿里坐上两个时辰,顺便找她说话。
  两人无话时,也不会觉得尴尬,还能坐在一处抄写经书。
  这样静谧的时光,会让她们回想起在皇陵被欺负的日子。
  回到宫里以后,这也是她们姐妹间难得的能够享有平静的时光。
  平信公主性子安静,像是抄写经书对她而言十分轻松。
  当然,她也乐意。
  平顺公主起初不太习惯,她的性情没那般好静,可是为了在外人面前装得像那么回事儿,她不得不日日诵读。
  再有,这经书看着乏味,可抄着抄着吧,心绪当真可以平静下来。
  得知姜娩前来的消息,两人对视一眼,起身迎接。
  姜娩这个皇后素来没什么架子,她跟两位公主平时来往得不频繁,除了偶尔见面外,其他时候大多是各自待在各自的宫殿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