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雍正听完,好半天不说话,眼神冷的像冰,简直要将整座养心殿冻住了。
  怡亲王动了动唇,小心翼翼道:“皇兄,您昏迷的时候,臣弟已让京都各处戒严,凡是出入城门者,都要检查户籍,”
  但他估计现在贵妃早都离开京都了。
  于是,允祥又试探性的问道:“要不再通告全国,搜捕贵妃踪迹?”
  雍正闭了闭眼,道:“不必。”
  怡亲王:?
  他不太明白。
  雍正疲惫道:“最近朝里有很多对她不利的言论,大张旗鼓的搜索,暴露了她在宫外的消息,她会有性命危险。”
  合着这会儿还想着人家的危险呢。
  怡亲王着实觉得自家皇兄有些执迷不悟。
  但他又好评价什么。
  “那怎么办?”
  雍正轻轻道:“让粘杆处的人秘密搜索,这件事,十三弟,你去办,万万不能出差错。”
  “还有,明日早朝,宣布贵妃意外身死的消息。”
  “是。”允祥出去了。
  雍正揉了揉眉心,他刚醒,除了把人赶紧抓回宫来,接下来,他还有一堆的事要忙……
  …………
  雍正想要找到苏沐瑶可不容易。
  苏沐瑶从产生逃出宫外的想法,时至今日,已经谋划了整整两年了。
  从让春兰先行出宫做生意,再到挣了钱,让她在各州各府购买宅院……
  从联系周德安,一步步打通出宫的路,到决定引燃这场大火,借水车取水一事出宫……
  从让钦天监占卜天气,到定下生辰日、大雪、无风、酉时三刻出宫……
  每一步,每一环,以及出宫后的行走路线,她都考虑了无数遍。
  以至于,允祥有生以来头一次这般挫败。
  都一个多月了,他手底下的人传来的消息都没得到统一,有的说贵妃去了南边,有的说贵妃去了北边、有的说在西边发现了贵妃踪迹……
  他对雍正,完全无法交待。
  …………
  而此时,京都以东,沧州青县的平安茶馆中走进了三女一男。
  头前的一位小姐,戴着一顶白色的狐狸皮兜帽的,正是苏沐瑶。
  她后面跟着的两位,分别是云墨、春兰、还有管叔。
  柜前的掌柜正打着算盘,看他们的穿着都不普通,陪着笑,跛着脚亲自迎了上来,道:“客官,您喝茶还是住店?”
  管叔没好气道:“喝什么茶,住什么店?李二柱,你连自家主子都不认识了!”
  那掌柜的一听,再一看,立马认出了管叔。
  他原名叫李二柱,出身甘州军,以前跟着苏沐瑶的祖父瓜尔佳·祜满打仗,腿上受了伤,落下了一个跛足的毛病,祜满体恤,就让他退下来了。
  后来,管叔把他安排到平安茶馆来,让他在这里接应等信儿。
  如今,可算是等着了。
  那也就是说,最前面的这位,是自家主子小姐了。
  李二柱俯身就要跪拜,管叔拉着他,道:“这里人多,去客房里面说。”
  到了客房,李二柱拜了苏沐瑶,笑道:“您放心在这里住着,就算官府找来也不怕,奴才跟当地官府有些关系。”
  苏沐瑶笑道:“还是要留点神,对了,咱们还有几个人,应该这几天就到。”
  “是是是,包在奴才身上。”
  李二柱忙去安排茶饭点心了。
  …………
  沧州青县,地处天津卫,以前也被称为天津府。
  苏沐瑶以前各地旅游的时候,来过天津,当然,和她现在看到的完全不同。
  古代有古代的热闹,现代有现代的繁华。
  等彩蝶、秋蕊、水生、来福的空挡,苏沐瑶就去当地有名的酒楼听了书、看了戏,还吃了当地特色油茶、狗不理包子、曹记驴肉、煎饼果子、锅巴菜……
  生活要多滋润有多滋润。
  除了偶尔有些担心彩蝶他们
  幸好,等了快一个礼拜,彩蝶、秋蕊、水生、来福都来全了,一个没少,一个没丢,他们这个大部队总算集齐了。
  青县到底是个小地方,容易暴露。
  苏沐瑶琢磨着,为了预防万一,她最好还是不断转换位置,在各地旅游旅游。
  看看清代雍正治下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
  至于去哪儿呢?
  据说康熙六度南巡,看来南边的风景很不错……
  那就先去南边吧,反正路线是一早定好的。
  全国各处都有她的宅院。
  拿定主意之后,她就立即带着人南下了。
  气势颇像杜甫诗中写的那样“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允祥垂头丧气的走进养心殿,拱手告罪道:“皇兄,臣弟无能。”
  雍正这段时间,消瘦了很多,眼眶凹陷下去,反而显得眼神更加沉稳平和。
  可是,这样沉稳平和的眼神,不知为何,却又极具威严,让人不自觉的凛然生畏。
  “没有找到?”
  “嗯。”
  “仔细说说。”
  允祥将他这一个多月以来调查情况说了一遍。
  雍正食指有一搭没一搭的叩击着桌面,到最后,轻轻评价了一句:“她一向聪明。”
  允祥垂下眸子,他现在也分不清,不知道皇上这么说,到底是生气,还是不生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