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不会。”他语调很重,显然是咬牙切齿说的。
  苏沐瑶弯了弯眼睛,笑道:“多谢皇上。”
  雍正危险的眯起眼睛,沉声道:“你就没别的想问朕的了?”
  苏沐瑶眨眨眼,摇头道:“没了呀。”
  小命保住了最关键,还有什么好问的。
  “你……算了。”
  他现在说再多也没用。
  反正他对她的心,将来她就清楚了。
  雍正想着,对上她澄澈清明的眼眸,不由自主的呼吸一停……
  让他的头脑都不太清醒了。
  雍正稳住呼吸,轻轻道:“你再给朕一点时间。”
  这句话没头没脑的,苏沐瑶也没多问。
  …………
  朝中的事,偶有风声传到后宫。
  大概是这段日子年羹尧被几个御史弹劾了,说他和甘肃几个官员沆瀣一气,贪污赈灾粮款。
  但皇上似乎下定决心要保年羹尧,将甘肃巡抚都抹了,也没有动他。
  然后就是李绳武,他寄信过来,说他平调至黄州当副将了。1
  官位没怎么变,地方也都差不多。
  甘肃穷,黄州也穷。
  黄州在湖北和广东一带,是苏轼当年第一次被流放的地方。
  只是甘肃和黄州,两地相距甚远,很少有官员调动,一下子调出千里之外的。
  苏沐瑶寻思,这样也挺好,李绳武这一次,可是得罪了年羹尧,再在甘肃待下去,指不定什么时候会出事。
  到了黄州,年羹尧手再长,也伸不到那儿去。
  允禵这一次,注定是要失算了。
  雍正保年羹尧的心,太过坚决,确凿的证据摆在他眼前,他也跟看不见一样,还总能为年羹尧寻出各种理由来。
  一开始,一众满人官员都跟着他闹,但后来,也不知为何,为首的几个官员忽然熄火了。
  甚至话锋一转,竟为年羹尧说起话来。
  也不知年羹尧私底下做了什么。
  允禵来气,允禩他们也来气,聚在一起的时候,大骂着昏君佞臣,但事情已是无可奈何。
  允禵拖延了几天,还是乖乖扶太后灵柩去汤山了。
  经历皇上力保年羹尧的事,反而让年妃名声大噪,前朝后宫,纷纷都在传说皇上有多宠爱年妃,比之太宗宠爱宸妃海兰珠,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时,聚集在苏沐瑶身上的目光,也都散了。
  苏沐瑶倒也落个清静。
  到了九月,后宫中又发生了一件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宫女,按着规矩,这个时候,就会被放出宫。
  乾西四所里没有符合的。
  苏沐瑶宫里,都是十来岁的女孩子,年龄最大的春兰,现在也不过十七,离二十五还远着呢。
  但苏沐瑶考虑过很久,她们中的一个人,必须出去。
  一是因为家里的事,家里没人,管叔一个人难免照应不过来,有个副手帮着,也能周全些;
  二是她需要一个帮她在宫外办事的人。
  想定之后,就是这个人选了。
  彩蝶和秋蕊就考虑,她俩年龄小,性子不够稳重,有的事,也不方便告诉她们。
  剩下的就是云墨和春兰了。
  其实苏沐瑶最放心的就是云墨,但她身边暂时离不开她,且云墨一直跟着她,自己也不愿意出去。
  所以最后几人定下来的是春兰。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让春兰出宫。
  最好呢,是这次能被放出宫,但年龄又是一个大问题。
  苏沐瑶跟内务府那边认识,打个招呼,塞点银子,给她加个两三岁还行,加个七八岁,就不太现实了。
  云墨的主意,是让苏沐瑶跟皇上说一声,有他一句话,什么事都办成了。
  苏沐瑶一想,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管它大事小事呢,反正雍正是现成的资源,不用白不用。
  今儿个晌午,雍正又跑到小佛堂来了。
  他美其名曰追悼太后,用素斋,但其实就是要和苏沐瑶一起吃饭。
  苏沐瑶已经习惯了他经常性的“骚扰”,对着他,比之前自在了许多。
  “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早被两人丢至九霄云外了。
  等雍正一落座,苏沐瑶便开口道:“家里没人,嫔妾想让春兰出去照应一下,还能帮嫔妾做做生意。”
  苏沐瑶很会赚钱的事,雍正是知道的。
  他也不觉得奇怪,随口问道:“你准备做什么生意?”
  “还没想好,皇上有什么主意吗?”
  雍正忍不住扬起唇角。
  他还是头一次被人这样问,又新奇又陌生。
  如果他有一笔钱的话,该拿去做什么生意呢?
  稳赚不赔的生意肯定是盐和茶,但盐和茶被国家管控,不允许私人买卖,不小心被查着,就得坐牢。
  要想降低被官府发现的风险,最好去边关,在那里贩卖盐茶,和部落的人交易……
  不过,这也有个问题,边关容易发生战争,一旦打起来,刀剑可是不长眼的。
  而且,边关处盗匪多,容易被抢。
  唉,朕的天下,还是不太平啊。
  雍正暗叹了一口气,道:“宫外的生意可不好做。”
  第94章
  “好不好做就不用您操心了,”
  苏沐瑶拄着下巴,认真道:“就说春兰的事,皇上愿不愿意帮嫔妾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