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那么,你又为何不能与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起喝一场酒。
  “喝。”
  你说。
  第039章 第 39 章
  人与人的关系便是如此神奇。
  既可以戴着层层迭迭的虚假面具互相试探, 满口客套的敬语,连语气与声调都事先排练。
  又可以因短短三个字卸下心防,摘下所有客套与伪装、礼貌与推辞, 用原始的心的本能相识相交。
  这太不容易。
  需要天时, 需要地利,更需要的, 是那一点骨子里的侠气。
  天时与地利尚可得,侠气却可遇不可求。侠气学不来、装不来,那是一点天生豪气与灵性,有便是有,无便永远不。
  在你说完那个字后, 对面的他抬起手腕看了看表, 说:“现在是八点五十,你吃饭了么?”
  你想了想:“好像没有。”
  “那我们先去吃饭,然后喝酒。”
  “行。”
  在涪江的风声中,你们并肩往灯影繁华处走去, 谈话如流水般轻盈和缓,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兄台怎么称呼?”
  你想起多年前那个暮春的江湖梦, 想拥有的夜行衣,与夜行衣袖口用金线绣出的姓氏。走在江声中,碎裂的江湖梦短暂复活,你说:“吾乃……嗯,眉州顾氏。”
  你又问:“兄台你呢,怎么称呼?”
  他笑了一下,说:“鄙姓谢, 陈郡谢氏。”
  方才你还担心自己太过中二,但他与你一样中二。
  于是你愉快地问:“王谢堂前燕, 如今还在乌衣巷筑巢吗?”
  “现在应该飞往南方了。”他一本正经地说,“明年春还会再来。”
  你们同时笑了起来。
  天空中飘起了蒙蒙细雨,湿湿软软,如细柳拂面。
  一辆出租车停在路边,他拉开车门示意了一下,彬彬有礼地说:“顾兄先请。”
  你坐进靠里的位置,也向身边示意:“谢兄也请。”
  叼着烟的秃顶司机回过头,诧异地看了你们一眼。
  你对司机说了一个地名,那是一处繁华的夜市。冬季天黑得早,街上大多店面都已关门闭店,但那里的夜市通常会喧嚣至夜深。
  新结识的谢姓兄弟坐上车后,松了松领带,降下车窗,问:“顾兄很熟悉这里么?”
  你猜他是闻不惯车里的烟味和异味,便打开你那一侧的车窗,解释:“我在这里念了三年高中,逛过一些地方。谢兄是头一次来这里吗?”
  “对,下午刚来。”他微笑说道,“如此,便劳烦顾兄带路了。”
  后座的左右两侧车窗同时涌入寒风与细雨,秃顶司机缩了缩脖子,从车内后视镜看了你们一眼,满眼惊异。
  谢兄问:“顾兄的家乡,是苏东坡那个眉州么?”
  你眨了眨眼睛:“你知道子瞻的故乡?”
  “‘万里家在岷峨’,怎能不知。”他笑道,“几年前曾尝过一道东坡肘子,总觉得不尽兴,想着有机会去眉山尝尝正宗的味道。另外,青神县的唤鱼池,我也很想去看看。”
  你弯起唇角笑了笑:“关于唤鱼池,你知道些什么。”
  出租车驶过黑暗,两边的路灯在车内投下昏黄的暖光,他偏头看你,说:“原来你笑起来是这样。”
  你一本正经:“不许转移话题。”
  “顾兄是在考校我么?”他又是一笑,略微思索后开口道,“近一千年前,苏轼求学于青神县的乡贡进士王方。游春之际,王方请众文人为一汪碧池取名。有‘藏鱼池’、‘引鱼池’、‘跳鱼池’,王方皆不满意。苏轼名之为‘唤鱼池’,众人拍手叫好。更奇妙的是,王方之女王弗同样为之名‘唤鱼池’。后来,苏轼与王弗喜结良缘。”
  他微笑地望向你:“这个回答,顾兄可满意?”
  你越发快乐起来,喜欢并了解子瞻的,能有什么坏人呢?天涯海角都是兄弟罢了。
  秃头司机频频从后视镜看你们,欲言又止。
  你这才发现已经到达了目的地,车子在路边停下了不知多久。后座的两人却都没注意到。
  你忙道:“抱歉师傅。”
  司机接过谢兄递过去的二十块,说:“没关系,客人慢走。”他将脖子缩入大衣的衣领中,迫不及待地升上了车窗。
  细雨已经停了,路面泛着湿漉漉的潮气。
  夜市正灯火通明,一家又一家的海鲜大排档坐满了人。一层薄薄的白雾浮在空气中,欢笑的人声此起彼伏。
  他问:“想吃烧烤吗?”
  你说:“谢兄想吃什么?”
  “看你喜好,我没关系。”他说,“主要是想陪你一醉。”
  你心中明了,他应该是看出了你眼圈周围哭过的痕迹。
  你们在烧烤店角落的位置坐下,老板拿来热茶和碗筷。谢兄用餐巾纸擦了两遍桌面,又撕开两套碗筷的塑封,用热茶挨个烫过一遍后,将其中一套碗筷递给你。
  “谢谢。”
  “不客气。”
  你摸了摸刺痛的眼周,叹了口气:“抱歉,很狼狈吧。”
  “为什么狼狈呢?人有悲欢离合,哭笑怒骂,都不过是常态罢了。”
  他坐在你的对面,剪裁合体的西装一尘不染,即使坐在喧嚣嘈杂的街边,他的姿势依然优雅得如同坐在最顶级的米其林餐厅。他端起杯子喝着茶水,眼神沉静而关怀,声音不疾不徐,音量并不大,却正好清清楚楚地传到你耳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