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虎关镇可能就是攻破京都的最后防线,那岂不是战火马上要烧到自己眼前!
救命,现在打119,还来得及嘛!
秋夜寒风萧瑟,京都繁华依旧,朝堂却是风雨欲来。
御和殿内百官跪伏,女帝勃然大怒,训斥:“蓉亲王你的大将竟然捆绑监军大臣,胆敢不实施进攻,难道是要造反!”
蓉亲王跪伏一旁应:“圣上息怒,前线军情不明,将领之间通信不便,监军大臣有时容易妨碍军情,或许实属无奈。”
“混账,监军大臣才是调兵主帅,而你的旧部不过是领兵将军,难道蓉亲王是觉得朕不会用人吗?”女帝满目杀意看向忤逆不顺的蓉亲王。
御和殿内顿时寂静无声,七皇女岑珀上前出声:“圣上息怒,蓉亲王只是觉得军情瞬息万变,而监军大臣难免会有误判,并非质疑圣上。”
女帝见此,只得停下斥责,正欲出声时,殿外传来急报!
侍官奉上奏报,女帝探手拆开观阅。大怒:“前线数位将领不敌溃退,更有叛变,她们都该抄家灭族!”
蓉亲王进言道:“圣上若是现下斩杀将领家眷,无疑会造成更多人投敌。”
“难道蓉亲王还要朕宽待投敌将领不成?”女帝忍无可忍,抬手摆桌,“太傅和御史大夫立即斩杀投敌将领家眷,另重新调精兵赴西北,绝对不能再败退!”
“遵令。”太傅张赟和御史大夫秦铮两位老狐狸,见状哪里敢上谏,只得应声。
蓉亲王见此,只得停下劝阻,沉声道:“既然如此,臣愿带兵去西北迎敌,还请圣上准许。”
女帝意外的看向蓉亲王,迟疑出声:“你是都城右府令,若是出京,谁来担任要职?”
“栖亲王完全可以兼任都城左右府令,臣愿举荐。”蓉亲王俯首道。
这话一出朝臣暗自惊讶,女帝亦没有想到蓉亲王竟然舍得放权。
七皇女亦出声:“圣上,臣亦想出兵西北,杀敌效力!”
“此事由朕思量,至于调兵粮草一事,应当要迅速,不得耽误。”女帝其实更想让七皇女负责兼任都城右府令,谁料她却想带兵,一时陷入为难。
早朝间,各人顿时升起异心,五皇女亦有些蠢蠢欲动。
而岑栖看着女帝面色,心知都城右府令恐怕另有属意人选。
从宫道出宫去府令衙司,岑栖坐轮停在衙司左厅案桌前,探手翻看文书,实则思量局势变化之快。
赵晗于一旁奉茶,犹豫道:“主子,圣上对蓉亲王如此打压,您不担心吗?”
“本王担心又有何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现下只能是静观其变。”岑栖翻阅关于筹集粮草的文书记录,心想都城右府令这职位绝不可能落入她人之手。
当岑栖完整掌握京都府令的职权之时,便是蜕变之日。
如今的变故,对于岑栖亦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第118章 第一百一八章(六千字章)
晚秋入冬, 霜寒雾重,因需调精兵运粮,府令衙司官员为此忙碌不停。
行军打战, 粮草先行,各军营紧急抽调赴西北, 因而更有诸多事宜。
蓉亲王与七皇女岑珀一同观察地图,神情严肃道:“西北罕察族群骁勇善战,你真要上前线?”
“现在危急之时, 我绝不胆怯怕死!”七皇女本就想带兵打仗,更因今日圣上震怒, 而隐隐感觉此战非同一般。
“好, 不愧是皇室之女。”蓉亲王颔首赞赏,思量道, “其实我想举荐你做监军大臣。”
女帝, 不会轻易让自己带那么多兵马,假若监军大臣从中作梗, 恐怕得不偿失。
七皇女面露意外道:“姨母,这监军大臣可是调兵主帅, 我怎能当任啊?”
“你不必推辞,其实这也是为让圣上安心啊。”蓉亲王微叹出声。
“好,我明白了。”七皇女闻声, 心间亦是复杂。
圣上是自己的母皇,同样也是蓉亲王的皇姐, 可是却猜疑不断, 今日早朝更是斥责不断, 分明就是迁怒。
这种行为实在是令人堪忧。
蓉亲王见七皇女答允,方才继续说:“其次我想你上书请令栖亲王兼任都城左右府令要职。”
“姨母, 您为何如此倾力支持栖亲王?”七皇女略微不解道。
“因为战事一旦开打,便不知何时才能消停,而整个朝廷里再没有人比栖亲王更合适担任都城府令。”蓉亲王最怕的就是粮草问题,其次就是官员弹劾,女帝质疑,“粮草,是重中之重,而且战事多有变化,今日朝中局势你亦亲眼目睹,朝臣或是阿谀奉承,或是颠倒是非,又或是冷眼旁观明哲保身,只有栖亲王能稳住大局,不会多生事端,让我们无后顾之忧。”
七皇女见此,颔首应:“行,我听姨母的安排。”
初冬冷风凌厉,百官三五成群等候宫门,五皇女岑易同太傅言谈,而后上前走近唤:“老七,我打算举荐你去前线。”
“多谢五皇姐支持!”七皇女本就在忐忑圣上决定,备受鼓舞的应声。
“我知道你自小就有这志向,如今正是时候,不过能否请你帮皇姐一个忙?”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