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皇帝看了一眼太后,那模样似乎在说:咱们是不是没问一下长宁的意见?
  太后眼一闭:跟哀家没关系,皇帝你自己去处理吧!
  皇帝这才清了清嗓子,然后问道:“长宁,你觉得张家那人,怎么样?”
  长宁眼睛一转,不去看皇帝,用沉默表示抗议。
  皇帝见长宁这样,直接笑道:“母后您瞧,这丫头害羞了!”
  长宁:神tm害羞!
  皇帝可不给长宁反驳的机会,继续说道:
  “朕这就去着手准备起来!按说长宁略大一点,应当在荣安前面成婚!”
  说完,皇帝连忙走了。
  只是那背影怎么看,都有一丝落荒而逃的样子。
  长宁见其中一个肇事者已经逃离现场,只好将目光移向另一个肇事者。
  太后摸了摸鼻子,然后对着长宁说道:
  “好孩子,咱们待会儿吃点什么好呢?”
  “于嬷嬷刚刚去做海棠糕了,你可要吃一口?”
  ……
  太后多次讨好未果,最终还是“恼羞成怒”,佯装自己累了,就要回寝宫。
  于是,长宁公主终于体会了一次,被太后派人赶出了慈宁宫的滋味。
  后宫众人惊诧不已:难道长宁公主终于失宠了?!
  就连被禁足在长春宫的薛宝钗都有些得意的笑了,瞧瞧,哪里是她一个人惨,大家都挺惨!
  莺儿在一旁劝道:“娘娘好歹注意着些,旁人的事情与我们有何相干?”
  “如今这般,眼看着天都快热起来了,咱们宫里的冰,还不知道能不能有个保障呢!”
  薛宝钗懒怠的靠在椅子上,明明是端庄明艳的一张脸,不知怎的,竟有些阴戾之色染在眉头。
  只见她轻启薄唇道:“联系上林大人了没有?”
  莺儿低头恭敬地回答道:“娘娘,林大人那边还没有回音,许是事务繁忙,未能及时回复。”
  薛宝钗听了,眉宇间闪过一丝不悦,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她淡淡地说:
  “也罢,反正本宫也不急,再帮本宫传封信给凤丫头。记住,找靠得住的人去!”
  莺儿闻言应是,心里盘算着待会儿找谁去。
  薛宝钗点点头,笑道:“瞧着吧,有贾琏和林家哥哥二人在,本宫早晚要出来的!”
  莺儿不解地问:“娘娘,万一琏二爷跟林大人都…”
  “那咱们要怎么办呢?”
  薛宝钗冷笑一声,说:“你懂什么!”
  “我跟凤丫头可是姑表亲!我好了,贾琏才能好!”
  “至于林家哥哥,当初,他亲口承诺于我,必会护我薛家周全!”
  “如今,皇上不过是生气罢了。本宫,迟早要解了这禁足!”
  莺儿听了,心中虽有些不认同,但也不敢多言。
  她可是最清楚薛宝钗性子的,若是惹恼了她,自己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就在这时,一个宫女匆匆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
  “娘娘,刚刚得到消息,皇上给长宁公主赐婚了!”
  “选的是翰林院的张大人,新科的榜眼!”
  薛宝钗闻言,有些不解道:“张大人?什么来头?”
  宫女说道:“是先太子太傅张大人的嫡孙。”
  薛宝钗有一丝诧异,问道:“你们怎么知道的?”
  宫女毕恭毕敬的答道:“回娘娘的话,听说皇上传了张大人与小张大人一同到养心殿。”
  “听说也没说多久的话,皇上就下了赐婚的圣旨。”
  薛宝钗疑惑的看向宫女,说道:“什么张大人、小张大人的,你在说什么乱七八糟的?”
  宫女的眼里闪过一丝蔑视,就这点道行,还敢肖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但她只是一个宫女,并不敢宣之于口,只能继续答道:
  “张大人是小张大人的父亲,刚刚被封为吏部侍郎。”
  薛宝钗闻言,立马坐直了身子。
  即便是出身商户,她也知道吏部的重要性的。
  震惊、嫉妒,甚至是气愤,这些负面情绪一下子让薛宝钗失了理智。
  只见她站起了身体,来回踱了几步,然后自言自语道:
  “她们便能找个青年才俊,又是书香门第的。偏生我,还在这里关着…”
  薛宝钗的心,被不甘充斥着:
  “她一个下贱坯子,原不过是伺候宝玉的丫头罢了,凭什么…”
  “凭什么,本宫刻意讨好她,她还要对本宫冷嘲热讽!”
  薛宝钗的眼里闪过一丝阴鸷,她紧握着拳头,似乎在隐忍着什么。
  莺儿在一旁看着,心中担忧不已,张了张嘴,喊了一声:“娘娘。”
  到底什么都没说出来,她比任何人都知道薛宝钗的努力,又拿什么来劝她呢!
  薛宝钗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罢了,长宁公主终究是有福气的人。”
  “咱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想法子出去,至于旁的,暂且放一放。”
  莺儿闻言,这才放下心来,忙点头应是。
  既然薛宝钗这么说了,想来,应当不会再出什么差错了。
  只是,莺儿刚刚松了一口气不久,就见薛宝钗突然吐出了一大口鲜血。
  莺儿吓得花容失色,连忙上前扶住薛宝钗,颤声问道:“娘娘,您这是怎么了?”
  薛宝钗紧紧捂住胸口,痛苦地皱着眉头,她的脸色苍白如纸,嘴角还挂着未干的血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