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他的话没说完,厉便补充:“你说的阵痛,我理解为部落融合后带来的权力争夺和新人与老人之间的矛盾,对嘛?”
  常念嘴角弯弯,眼睛也闪着光,点头道:“是的,你的方法不仅降低了部落融合的阵痛,也能让新来的人进入一种良性竞争的状态。比如,我们其实可以每十日在内城举办一次内部的交换集会,集会期间可以允许每个部落派出十到二十人进入,不仅是为了物品流通,同时也是对外的一种展示,让外城的人见一见内城的繁华,他们自然也会期待和向往这样的生活,从而努力达到我们定下的要求。”
  虽然厉已经接纳他用种植代替狩猎的生存方式,但对农业依然没有完整的概念,他仔细分析道:“之前我和你说过一亩地的概念,今天就说的再细致一些,一亩地所产的粮食足够养活一个人,而像一个成年男人如果全力劳作,他足可以完成一百亩地的播种。”
  这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在宋朝时一亩地的产量就已经能养活一人,何况他还是带着前世科学种植经验穿过来的人。
  至于说一人能种一百亩,这也有历史作为依据。
  史书上关于井田制的记载十分详细,不只有类似于周有经界,中有水沟,阡陌纵横,井然而生的样貌记载,还记录了一人可耕种的面积。在没有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情况下,商周的农民一人耕种面积就已100亩。
  所以他的一亩地养活一个人,一人耕种一百亩这个构想绝对不是在画大饼。
  厉仔细咀嚼他的话,半天才说:“你的意思是说未来只需要一部分人负责种地,其他人则是可以做别的,比如建更好的房子,比如纺织制衣,再比如造纸修路。”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说现在我们的状态是为了生存,那以后延越就是要生活的更好。”
  再多的常念没有说,因为太美好的构想反而像是梦。
  “好,那我便与你一起期待更好的生活。”厉说着就要伸手揉常念的发顶。
  虽然很开心能与厉同频,但是常念仍没忘记刚才自己为何恍惚,这是第一次他歪头躲开了厉的手。
  刚刚气氛太好,厉这个动作几乎是下意识的,直到手掌落空,他依旧没有收回来。
  常念怕躲闪的太明显,赶紧找补说:“又不是小孩子了,不准总摸头,会长不高的。”
  他说话的语气和神态并没有什么异样,但厉就是觉得,今天的小狐狸似乎不太一样,这种与往日细微的差别让他十分不舒服,那种曾经感觉到的即近又远的隔膜感再次出现。
  常念对此似有所觉,他只得用正事冲淡这种不适。
  “刚刚与你说这么多,主要还是为了这几日的规划。我准备多教原水一些东西,还想邀请伏甄明年春季来延越做客,并承诺可以同延越换到食盐,可以吗?放心,如果他们知道了小麦的好处,便明白这与发现盐矿是同等重要的事。”
  厉的手已经收回来了,现在念在同他谈正事,他自然也要排除杂念。
  “可以,我相信你心中定有衡量。”
  将事情都讲完,日头也不如刚刚那么烈,常念起身说:“走,我们去找伏甄谈谈吧。”
  伏甄见到两人,她觉得延越首领的眼神变了,虽然没再流露出想杀人的那种目光,可为啥还是冰冷刺骨呢?这真是个极度危险的人!
  厉不知道,他的小狐狸心心念念想收入延越的部落,会因为他的态度无形中加大了难度。
  常念依旧带着浅浅的笑,有些兴奋地说:“伏甄首领,一会儿我们就开始处理小麦吧,等小麦做好了,我想与你商量几件事。”
  虽然伏甄更想知道如何存放土豆,但既然他们还没准备离开,她也不能急于一时,便应道:“好,你需要我做什么?”
  “你们有研磨东西的工具吗?”
  伏甄想了想,吩咐身边的人说:“你去将祭司碾草的工具拿来,让延越祭司看看是否可用。”
  等东西拿过来,果然是个石制的药碾,虽然不及阿父留给他的大,但也还成。
  按照常念之前的吩咐,原水部落已经有人割了不少麦穗回来,并按照他交的法子去了麦皮,这会儿端过来的都是颗颗莹白的麦粒。
  “启,你过来,用这个碾子将麦粒研碎,记得越细越好。如果一会儿累了,再换别人。”
  常念吩咐完,又问伏甄:“我要的竹子可准备好了?”
  伏甄心里腹诽小麦吃起来果真复杂,不过既然是能长期储存的食物,纵使麻烦一些,他们也必须学会。
  “准备好了,我让他们抬过来。”
  教原水的人如何劈竹子,并叮嘱他们能分多细就要分多细。最后在大伙儿目瞪口呆中,做出了一个筛面粉用得竹筛子。
  他们平时都是用细枝和柳条做一些类似筐一样的编织物,像细竹丝编成的如此细腻的工具,原水的人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说作用如何,就说样子可真是整齐好看。
  常念将启磨好的麦子用竹筛子过一遍,留下细细的面粉。“伏甄首领,这下你不会认为麦子难以下咽了吧。”
  伏甄蹲下,用手抓了一撮面粉,细软的手感让她不敢相信,这便是他们用来喂鸡鸭的东西。
  “麦子可以变成这样的吗?”
  此时已经忙碌了一个多时辰,刚才因为编筛子他的手指已经泛红,厉走过去握住,像之前一样给他揉了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