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是烟波蓝 第123节
   
   
   
   
	  他说:“我要是想包养你,何必让你进公司?不患寡患不均,既然都是拿君宜的资源,我也要尊重别人的机会。”
  棠昭:“要公平分配?原来这就是你不包养我的理由啊。”她意味深长。
  周维扬笑,贴着她发热的耳朵,用低沉的气音说:“我不如直接帮你开个公司。”
  “……”
  棠昭看着他狭长幽邃的深情眼,顿觉醉意都减弱了一半。
  他只要一靠近,平静地注视着她。
  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就会弥散得飞快,纷纷扰扰,都会被他坚定的语气碾碎。
  棠昭不需要向谁证明,他们的感情有多深厚,她心知肚明就好,他是这陈腐世俗的唯一解药。
  第77章 给你的诗05
  棠昭头晕得厉害, 抱着周维扬,躺在他布置好的玫瑰温床上。
  已经没什么浪漫的气氛了,她只觉得脸颊很热,身上也燥。
  他用水里浸过的微凉骨节碰她涨红的脸, 替她降一降温, 问:“难受?”
  棠昭追逐着他指腹的凉, 最后干脆将他的手掌都按在自己脸颊上,点点头。
  周维扬说:“是不是胃里在烧,好像把五脏六腑都吐出来了。”
  被形容得过于精准,她蛮好奇地,仰面看他:“你也有喝吐过吗?”
  本来不打算回答的, 但看她视线紧紧抓着自己,糊弄不开, 周维扬淡淡地“嗯”一声。
  棠昭不敢置信地问:“真的假的呀, 谁敢灌你?”
  他只是说:“人总有迫不得已。”
  棠昭看着他。
  他神色平淡, 一双与少时未变的冷戾的眼,当初底气十足地跟她说过:你就当我只手遮天。
  她从来没有怀疑过周维扬的本事。
  她总觉得这一些年, 即便称不上活色生香, 他也大抵是过得如意顺遂的。哪怕真的是没能力的阿斗,也有周家的名望替他撑住一席地位。
  含金钥匙出生的人, 需要谁的操心呢?
  可是再高的出身, 也是□□凡躯, 软软的心肠抵不住生硬的刀锋,讳莫如深的心意频频败给这浮薄的世道。
  周维扬真的为她求过人, 棠昭怎么会知道。
  她只在疼惜的心情里, 抱他更紧了些,发烫的嘴唇贴在他的喉结处, 过了一会儿,感受那热冰块似的棱角轻轻地震了一下,他说:“你很在意那些看法吗?”
  “哪一些?”
  “包养什么的,或者——”还算不上诋毁,“一些谣言吧。”
  棠昭:“你会不在意吗?”
  她问完就觉得多此一举,周维扬要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他就不是周维扬了。
  “你在意的话,我就去处理,如果你不在意,”他用手指撑起她下颌角,让棠昭看着他的眼睛,说,“我们就好好过我们的。”
  这话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
  周维扬笑得很淡,说:“反正,你总有一天要承认我吧。”
  她抱着他,眼睛都睁得乏力,但仍轻笑着点头回应。
  周维扬怕她发热,一直想办法帮她降体温,又找人送来醒酒汤。
  他特地从北京赶来,本该是一个愉快的夜,因为她的酒兴泛滥而自动搁浅了欲望。
  周维扬不属于天生会爱人的那类人。
  他不像周泊谦,周到与细腻从来不是他的天性,他和耐心这俩字沾边吗?
  他是顽劣,是骄傲,是目中无人。
  愿意为她做任何事,只不过因为她是棠昭,是他心爱的人。
  所以甘之如饴,所以不辞辛苦。
  虽然难受,被人照拂着,在玫瑰的香气里睡去,这大概是棠昭最接近幸福的一刻。
  棠昭每次拍完戏,都会回一趟南京。
  六朝金粉的古都,过完节日没多久,还有元宵的残迹。秦淮河上,虚虚浮着桨声灯影,她在夫子庙的桥头,看着蟠龙与飘来荡去的游船。
  棠昭很喜欢她的家乡。
  南京的气质厚重而含蓄,温润且包容,不争上游,不露优越,是一座没有棱角的城。
  她这样的性格,太适合温温吞吞地潜在其中。
  如果当年没有北上,现在的她大概会在一栋体面的写字楼里,每□□九晚五地工作,或许已经结婚,也或许还在相亲,遇到一个还不错的人,无波无澜地过完一生。
  而现在,奔忙的生活中,连回家都成了奢侈事。
  站在身边的是爸爸。
  棠知廷有着父亲群体里很少见的特质,他懂得表达。
  只不过太多的时候,因为工作的忙碌,对女儿疏于关照。
  但至少,他会在棠昭低谷的时候发短信关怀:昭昭,如果觉得困难就回家,爸爸妈妈都在。
  简简单单的话就给了她很多的力量。
  而他向来报喜不报忧的女儿只会笑眼弯弯地回:不会啊,今天收到好多粉丝送的礼物,她们好可爱,一会儿拍给你们看。
  她早在年复一年的沉寂里掸去了那些娇滴滴的秉性。
  “今年又送了几瓶茅台过来,这小子,让人送了礼也不来见一见,哪有这样的?”
  棠昭坐在店里看窗外时,棠知廷提起年前的事。
  她微笑说:“人家是少爷嘛,抹不开面子也正常,他很怕你们觉得他不够好,怕你们喜欢的是——哥哥那样的。”
  “又不跟我们谈恋爱,你觉得好,当然就是最好的。”棠知廷说,“爱情是相互的感受,不用别人的评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棠昭深以为然地点头。
  “说到泊谦,前两年我出差到北京还见了他,去听了他的课。我还记得他第一次来南京,八九岁吧,明明是个小孩子,一直在替大人张罗事情,没人使唤他,但他就是天生懂事的个性,都说三岁看老,泊谦很聪明,但心事也重,慧极必伤这话是有道理的。”
  棠昭说:“他现在好了很多。”
  “哪一方面?”
  她想了一想:“变轻盈了。”
  就像一块湿漉漉的毛巾放在阳光里晒着,水汽在慢慢地蒸发,轻盈了很多。
  她说着,意识过来什么,“他小时候来过南京啊?”
  “很小的时候了,维扬也来了。那时候你多大?才四岁吧。奶奶朋友家的小闺女结婚,婚礼上你们应该是见过。”
  棠昭想了想,见没见过呢?而后又失笑:“四岁的事我怎么可能记得。”
  棠知廷说:“我也是前段时间才想起来这茬,那小闺女的闺女都长大了。”
  他又笑:“我家闺女也是大姑娘了,要嫁人了。”
  棠昭一个害臊,被茶水呛了口,她就憋着一副红彤彤的表情,嗔她爸爸:“嫁了人也是你的闺女!”
  棠知廷朗声大笑。
  他执箸,给她夹菜。
  “爸爸。”
  “嗯?”
  “如果重来一次,你还会反对我去北京吗?”
  棠知廷反问:“那你后悔吗?”
  棠昭沉默了很久,答:“我不知道。”
  他看穿这话里的意思,问:“后悔什么。”
  “我想要周家相安无事。”
  这个话题要追溯到她十六七岁的时候了。
  因为棠昭高中的成绩很好,看模考的成绩水平,老师说冲一冲能裸分上东南,棠知廷不是很建议她走艺考这条路,但他并不强硬,只和她讲了利弊之后,摸摸女儿的头,叫她好好考量。
  最后,她反复斟酌,把命运交给了一元钱。
  然后走到爸爸面前,傻傻地说:我抛了硬币,硬币让我去。
  棠知廷没再阻挠,笑笑说:既然是天意,那就去吧。
  棠昭从前是不会说后悔这样的话的,此刻她却说不知道。
  心结未散,就像一片挡月的浮云。不那么厚重,但削弱了光。
  爸爸告诉她:“毛巾总要拿出来晾的,只是一个早晚和契机的问题,每个人的命数都只在自己的手里。”
  棠昭感到豁然地一怔。
  棠知廷说:“你不后悔的话,爸爸就不反对。”
  过很久,她浅浅地点头,眼里有薄薄水汽。
  过完这个年,棠昭回到北京后,和江敏见了面。
  江敏还是老样子,50岁看着还跟30几差不多。岁月从不败美人,此言不虚。棠昭这几年跟她碰面算是多的,江敏作为长辈,不避讳地和她闲聊了许多事。
  又给她看新进的鳄鱼皮手包,问好不好看,棠昭自然点头夸好。
  说到这儿,江敏从包里取出一张了照片,给棠昭递去。
  棠昭在四四方方的照片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